ID: 4930438

21 搭石 课件(39张PPT)

日期:2025-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21997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搭石,课件,39张,PPT
  • cover
课件39张PPT。21 搭 石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目标1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文字之美。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段描写的特色,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会认的字生字学习 会写的字 多音字 涨 zhǎnɡ:涨潮 水涨船高 zhànɡ: 泡涨 头昏脑涨 处chù:别处 心灵深处 chù:别处 心灵深处 形近字 洪(hónɡ) 洪水 洪灾 哄(hǒnɡ) 哄骗 哄人  猛(měnɡ) 猛士 猛烈 孟(mènɡ) 姓孟 孟母三迁 稳(wěn) 稳当 四平八稳 隐(yǐn) 隐约 若隐若现 伏(fú) 埋伏 四面埋伏 状(zhuànɡ) 形状 奇形怪状词语学习词语理解协调有序:(成语)配合得适当,很有秩序。 造句:走搭石的人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成语)人一个接一个,形容人很多。 造句:电影放映机出了点故障,只看见人影绰绰,听不到声音。 理所当然:(成语)从道理上说应该这样。 造句:借了东西要还,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近义词谴责—斥责  懒惰—懒散  保持—维持 平稳—平衡  理所当然—理所应当反义词谴责—称赞 懒惰—勤劳 协调有序—杂乱无章  轻快—笨重 大概—确切  美好—丑恶 词语辨析 保持—维持 相同点:两个词都有“保持原状,不使改变”的意思。 不同点:“保持”侧重于不使事物因时间延续而减弱受损,对象通常是值得维护的东西。“维持”强调经过一定的努力,使原状继续存在。 运用: 1.环境卫生要靠大家来( )。 2.警察叔叔正在( )交通秩序。 保持维持课文朗读点击即可播放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整体感知 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简要介绍什么是搭石。 第二部分(2):描绘了人们摆搭石的画面。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略写“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这个“面”,重点描写老人调整搭石这个“点”。 第三部分(3、4):描绘人们紧走搭石的画面,并通过 具体事例反映出山里人的美好心灵。 第四部分(5):赞扬搭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2.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描写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平凡场景,赞扬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1.第1自然段中“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课文解读 属于侧面描写。说明小溪是人们出门的必经之路,与乡亲们关系密切,从侧面表现出搭石在家乡的重要性。 2.怎样理解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这是中心句,总写搭石对于家乡的特殊性。句中的“风景”不仅指家乡的自然风景,更指搭石体现的人情美所构成的人文风景。 3.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段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主要写人们走搭石的情景。 第一句话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用一句俗语总领本段,点明了走搭石的方法———紧走。第六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描绘了行人走搭石的动作和声音,将走搭石的踏踏声比喻成轻快的音乐,并运用了多个叠词,如“踏踏”“漾漾”“绰绰”,充分展现了家乡人走搭石时有声有色的画面美。 4.第4自然段具体写了哪两个事例?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主要写了“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这两个事例。 从中不但能看到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也能感受到画中人物的美好心灵。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拥有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的美德,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5.如何理解第5自然段的内容? 第5自然段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揭示了作者描写搭石的目的———借搭石颂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