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930877

山东肥城市泰西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394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山东,城市,泰西,中学,2019届,高三
  • cover
2018-2019学年肥城市泰西中学高三阶段性检测 高三语文试题(A卷)(满分150分,150分钟) 2018.1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群”与“众”密切相关,“群”本身就有“众”或“众多”的意思。《国语·周语》讲:“人三为众。”正是由于“群”与“众”相近,所以形成了“群众”组合词,代表“许多人”“众人”。古典文献存在“群众”一词的使用现象。例如,《荀子》:“群众不能移也。”进入20世纪,“群众”与“人民”“大众”等基本同义。 先秦儒家不乏“众”的论说,某种意义上发展了一种“众论”。孔子的“众论”极富特色、涵意深刻,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特有的群众责任观念。在儒家视野中,为政者的群众责任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则主张爱众。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这其中必然包含着对民众的爱。为此,孔子对弟子提出了孝悌、谨信和泛爱众等责任伦理要求。对于孟子来说,爱众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与众同乐”。他认为,“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而在“与人乐乐”中“与少乐乐”又不如“与众乐乐”。体现了爱民众的责任担当。 二则强调济众。在孔子看来,一个真正的仁者能够做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如果广泛地给予人民以好处,又能接济广大的民众,不仅属于仁者,甚至就已经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孔子这里对仁的诠释,包含着对仁者爱民济众的政治道德要求。 三则倡导得众。在教学过程中,孔子不但指明了“仁”为“爱人”和“知”为“知人”,而且阐明了真正的智慧之人应当是“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对此樊迟不理解,孔子弟子子夏解释:舜汤之所以拥有天下,就在于注重从人民大众当中选贤任能,使得心存不仁不义之心的人远离。“选于众”就是“得众”,就是“尊众”,体现了原始民主精神。 四则提倡容众。与“宽则得众”一脉相承,孔子弟子子张从人际关系角度阐明了“容众”的责任伦理。子张认为,不论一个人可交不可交都应当与之交往,君子既尊重贤人又能容纳众人,既赞美善人又同情能力差的人,关键是自己要具备贤良之德,如此才有拒绝别人的资格。显然,子张所倡导的是普遍交往准则,追求的是“尊贤容众”的责任美德。 无疑,儒家所彰显的爱众、得众、济众、容众等群众责任观,由于缺乏现实经济政治基础而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成分,但它毕竟表达了对广大民众的关爱之情,对民事民疾的同情之感,对民众力量的认同之心,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摘编自涂可国《得众济众———先秦儒家关于为政者的群众责任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群”与“众”意义相同,“群众”代表“许多人”“众人”,与“人民”“大众”同义。 B.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他向人们提出了孝悌、谨信和泛爱众等责任伦理要求。 C. 孟子认为爱众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与众同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 D. “容众”与“宽则得众”一脉相承,孔子强调君子既要尊重贤人又要能容纳众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荀子》中的句子为例证明古典文献存在“群众”一词的使用现象,有说服力。 B. 文章先阐述“群”与“众”的关系,再引入对儒家视野中为政者群众责任观的论证。 C. 文章采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分析先秦儒家关于为政者的群众责任观。 D. 文章采用了层层递进的结构来论证论点,最后指出群众责任观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认为,仁者如果能够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爱民济众,就达到了圣人境界。 B. 儒家所彰显的群众责任观,表达了对广大民众的关爱之情,广受古代帝王提倡。 C. 舜、汤注重从人民大众当中选贤任能,注意“尊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