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970756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320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安徽省,版含,Word,试题,语文,考试
  • cover
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计9分) 严歌苓《芳华》:个人记忆与集体叙说的纠缠 ? 《芳华》原名《你触摸了我》。电影主创方将其改名为《芳华》,出版方也顺势将小说改名。对于改名,电影主创方是这样解释的:“‘芳’是芬芳、气味,‘华’是缤纷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气息,很符合记忆中的美的印象。”青春以独有的姿态绽放芳华,与“你触摸了我”相比,“芳华”这个名字更能触发一代人对青春时代的集体怀念与致敬。 ?但在严歌苓小说《芳华》中,作者对于个人记忆与集体叙说的错综交织始终保持着清醒和警惕,并未急于让“一个人”成为“一代人”,或者让“一代人”代替“一个人”。书中的何小曼成为战斗英雄后,叙述者“我”———小穗子看了关于何小曼的新闻报道,“只觉得哪里不对劲,不是那么回事,可是说不出所以然”。这个“不对劲”,正是源于个人记忆被集体叙说覆盖后的困惑感与无力感。对于个人记忆,严歌苓说:“我了解的他们,是多出许多层面的。”而集体叙说则是要在这许多层面中,找到高度凝练的那个惟一的层面,个体只得湮没其中陷入失语境地。 ? 这种清醒和警惕决定了小说的写作方式。叙述者“我”既参与记忆之中,又随时准备跳出故事之外。在娓娓讲述后又笔锋一转,“我想我还是没有把这一家人写活,让我再试试”,一句话毫不留情地将读者拽出故事,与讲述者一同冷静旁观。这种安排颇有德国作家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的味道,演员在台上突然跳出剧情直接面向观众讲话,使观众不会沉浸于剧情之中与角色同呼吸共感受。一言以蔽之,讲述者或表演者是要让读者、观众去思考,而不是去体验。 事实上,严歌苓在处理其他题材时,一直是一个注重外部体验的作家。如写《陆犯焉识》,她亲自去青海农场实地采访。她以一种新闻记者式的严谨与敏锐,探寻秘密,发现人物,收集细节,然后重新编织成一个个故事。而在处理以《芳华》等为代表的文工团题材时,面对最为切近真实的生命体验,曾经的文工团员严歌苓恰如其分地保持了距离,个人记忆的原始形态得以保存。因其自身经历的独特性,隔着时间流逝与空间转换,隔着文化差异与身份认同,隔着个人经历与历史变迁,严歌苓实现了一次与自己的对话、审视乃至审判。对个人记忆的深入探索,不仅使严歌苓在处理同类题材时避免掉入“伤痕”“反思”的窠臼,也为她其他题材的小说提供了养分。 诚然,个人记忆一旦开始被回顾、被叙说、被阅读,就很难摆脱集体化的命运。虚构与现实、个人与集体,永远是两位一体的存在,不可能割裂,也不可能统一。在《芳华》中它们和谐共存,隔空对话,犹豫地试探地触探着过往曾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芳华》的改名,更能体现出严歌苓代表一代人集体怀念与致敬青春时代。 B、《芳华》中引入了“陌生化”理论,缘于严歌苓对集体叙说保持清醒和警惕。 C、《芳华》中呈现的集体与个人的存在状态表明将它们割裂或者统一是不现实的。 D、《芳华》作为表现文工团题材的作品,用新闻记者的态度深入探索了个人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立足于个人记忆与集体叙说的复杂关系评论小说《芳华》,立论新颖。 B、文章承认了个人记忆无法完全摆脱集体叙说的客观现实,使逻辑更严密。 C、文章将严歌苓对不同题材的处理相对比,评价了她对个人记忆的深入探索。 D、文章用小穗子感到“不对劲”来举例论证个体会湮没在集体叙说中而失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你触摸了我》没有青春和美好的气息,电影可能就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