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982612

11.1 道德与法 课件(18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2508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1.1,道德与法,课件,18张,ppt
  • cover
第11课 建设法治国家 课前预习提纲 1.道德、法律的含义。 2.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 3.法律与道德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体现。 4.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对公民、对国家的要求。 据苏报讯:国庆前夕,吴江区黎里镇街头上演暖心一幕:斑马线前,一名司机停车礼让老人过马路。见老人步履艰难,他立即下车背起老人过马路。如此动人的一幕,被吴江交警黎里中队的智能监控完整地记录了下来。司机背老人过马路的视频传开后,赢来网友赞声一片。 思考:司机的什么行为“赢来网友赞声一片”,为什么? 司机停车礼让的守法行为、背起老人过马路的高尚道德行为告诉我们,法律和道德作为文明社会的基本规则,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要主动遵守、积极践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道德与法律的相关知识。 活动一:概念解读(阅读教材P2内容) 思考探究:1.什么是道德? 2.什么是法律? 活动二:表格填写(阅读教材P2-4内容) 思考探究1: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如何理解? 区 别 道 德 法 律 表现形式不同 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实现方式不同 区 别 道 德 法 律 表现形式不同 存在于认识和舆论 中,大多是不成文的。 明确、严格和具体 通常为国家制定或认 可的规范性文件 调整的对象 和范围不同 涉及人们的思想和言行 只调整人们的行为 实现方式不同 依靠舆论的约束、教育 的力量、人们的觉悟 主要靠国家强制力 保证实施 (1)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一般来说,在我国凡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也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而违反道德的行为,则不一定同时违反法律。 (3)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警察、法庭、监狱、军队等。 『课堂小贴士』 思考探究2:法律与道德还有其他方面的不同吗? 比如产生的条件不同: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而产生的,法律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再如制裁的方式不同。违法犯罪的后果有明确规定,是一种刚性约束;不道德行为的后果,是自我谴责和舆论压力,是一种柔性约束。 活动三:“礼让行人”大家说 一说: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中有很多的“让”。有家庭的“让”,孔融让梨,成就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有邻里的“让”,清代大学士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广为传诵。今天,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人”的规定已经纳入道路交通的法律法规,目前在全国普及开展起来。以江苏省为例:对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的机动车,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第九十条、《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五十六条第一项之规定,将处以罚款50元、记3分的处罚。 思考:请你从法律与道德相互联系的角度,谈一谈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人”的规定纳入法律法规有何作用? 法律体现道德的精神,促进道德的发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有关规定……,体现对拾金不昧传统美德的鼓励和支持(教材P4) 『拓展视野』 二说:有网友认为,“礼让”似乎不应该只是车辆应该注意的,对于行人来说,也应该学会“礼让”。现在不少行人不走斑马线,乱穿马路,更有甚者一路小跑或是骑着电动车闯红灯,这让遵守交通规则、懂得“礼让”的司机很“受伤”,行人和司机得相互尊重才是。为此,湖北省武汉市交管部门将在重点路口设置人脸识别系统,对不遵守交规的行人进行人脸识别后进行处罚,并纳入个人诚信系统。 二说:有网友认为,“礼让”似乎不应该只是车辆应该注意的,对于行人来说,也应该学会“礼让”。现在不少行人不走斑马线,乱穿马路,更有甚者一路小跑或是骑着电动车闯红灯,这让遵守交通规则、懂得“礼让”的司机很“受伤”,行人和司机得相互尊重才是。为此,湖北省武汉市交管部门将在重点路口设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