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创作背景 1、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 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确 目 明 标 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会认会写这些字 我能把古诗读好 我理解这些词 我知道诗意 二、自主学习反馈汇报。 我会认、会写这些字 孟 浩 陵 辞 唯 mèng hào líng cí wéi 我理解这些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黄鹤楼, 下扬州。 孤帆远影 , 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 西辞 烟花三月 碧空尽 烟花:形容花开的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老朋友孟浩然告别了黄鹤楼,在这繁花似锦的三月到扬州去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知道诗意 李白伫立在江边,看着好友孟浩然的小舟越行越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1、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在组内交流解惑。 2、我能和同桌相互背诵这首 古诗。 三、合作交流 四、质疑点拨 1、 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 3、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 的 思想感情。 依依惜别 “烟花三月” 2、此时,长江里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吗?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情感升华: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推荐古诗: 推荐书目: 学习方法: 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 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 总结 五、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题中的“之”意思 是 。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描写的是 送别 的情景,送别的时间 是 ,送别的地点是 。朋友要去的地方是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 的思想感情。 六、检测达标 李白 孟浩然 阳春三月 黄鹤楼 扬州 依依惜别 去、到 1.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 人的感情。 2.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广 陵》。 七. 作业 谢 谢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他热爱自然、喜欢交朋友。少年时博览群书,青年时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到湖北安陆,那年他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比他大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 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创作背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作者简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