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第十四课 协调发展奔小康第一节 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1、知道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内容。 2、了解我国目前的小康状况及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3、知道十六大和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 4、理解全面小康和实现现代化、民族复兴的关系。 5、树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的理想,为全面小康做贡献。 教学重点:感受小康生活 教学难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学目标1、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内容是什么? 2、我国目前小康有什么样特征? 3、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4、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5、全面小康和实现现代化、民族复兴的关系。 6、我们怎样为全面小康做贡献?自学指导:要求: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9-22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一、感受小康生活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来,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走: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走: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走: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前两步都已实现“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人民劳苦够了,渴望过上小安康乐的日子。 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是指人民生活水平高于温饱,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精神健康充实的一种程度,但还不够富裕。相关链接 2002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庄严宣布:我国人民生活已经“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新时期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你怎样认识我国到二十世纪末达到的小康水平?材料一:2000年,从人均收入来看,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6280元,而农村只有 2253 元,并且农村有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从人均GDP来看,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GDP却远在国际平均线以下。 材料二:我们老百姓挣得钱虽多了,但92%花在了吃饭,买房和看病上,而用在旅游,买书的方面少之又少,很多中国人的消费就像“得了麻痹症的孩子”,呈畸形发展。 材料三: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之比2.97:1,2006年扩大到3.28:1;2005年,我国 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上海市(34345元)是最低的江西省(13688元)的2.51倍。根据国际统计局小康生活的分析报告,1999年西部小康实现度为80.14%,中部为93.18%,东部为98.86%。 小组讨论:三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我国小康社会的什么问题?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低水平的小康不全面的小康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我国目前的小康状况 (1)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2)我国实现了总体小康,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3)但是,我国已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感受身边的变化以感受身边的变化为主题,说说我国由总体小康到 全面小康的变化。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