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078100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上期末专项训练 第二单元课内阅读训练 含答案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12135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训练,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六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期末专项训练 第二单元课内阅读训练 (一)詹天佑 (节选)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 1.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句,这样的句子能起到_____的作用。 2.文中两处“人”字都加了引号,表示_____ 。 3.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_____ _____ 这段话所写的内容能表现出詹天佑_____ (二)詹天佑(节选)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多选)选文对詹天佑的描写手法有( )。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神态描写 D.动作描写 2.用“ ”画出詹天佑说的话,读一读从中体会到他( )的品质。 A.精益求精 B.求真务实 C.平易近人 D.身先士卒 3.用“ ”画出詹天佑做法的句子。联系课文想一想:詹天佑这样做的目的是 。 (三)詹天佑(节选)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dé děi)不开凿隧道,其中数(shǔ shù)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tiāo tiǎo)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1100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bèi pèi)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liáng liàng),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毅”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凿”字是( )结构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 2、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4、詹天佑在开凿居庸关隧道时遇到的困难是_____,他采用的办法是_____;在开凿八达岭隧道时遇到的困难是_____,他采用的办法是_____。由此,我体会_____根据不同的地势采用不同的开凿方法,这表现了他_____ 5、假如你是开凿隧道的工人,你想对詹天佑说些什么? _____ (四)怀念母亲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