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学和教育》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是( ) A. 推进近代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 B. 揭示社会矛盾真实反映社会各阶层状况 C. 讴歌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颂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风貌 D. 以歌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材为主 2.下图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赴校证,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 A. 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 B. 邓小平整顿教育,恢复高考制度 C. “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D.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 3.2010年3月23日,袁隆平在北京法国驻华大使馆接受法国驻华大使苏和代表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兰西共和国农业成就勋章,其获奖理由是“他造福了全世界”。袁隆平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 ) A. 研制出原子弹 B. 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 在人类基因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 D. 成功研制出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4.规定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律依据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学艺术界再次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繁荣局面,这主要得益于( ) ①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左”的路线 ②贯彻“双百”方针 ③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方针的指导 ④邓小平强调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曾说:“钱学森无论放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这个家伙离开美国!”下列选项最能反映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的是( ) A. A B. B C. C D. D 7.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中国什么时候的状况( ) A. 过渡时期(1949~1956年) B. 探索时期(1956~1966年) C. “文革”时期(1966~1976年) D. 新时期(1978年~至今) 8.1950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1998年达到450千克。当今中国,杂交水稻播种范围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1976年到1998年水稻产量累计增产3.5亿吨。这说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推广( ) A.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产量 B. 有助于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C. 使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实效 D. 使袁隆平享有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9.阿尔及利亚《人民报》曾这样评论我国的一项科技成就:“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从1949年就开始向社会主义奋勇前进,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这项科技成就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C.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 10.以下是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生动地说明( ) ①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②中国开始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③在航天科技方面,中国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④对巩固国防,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重大意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11.谭其骧在1994年说:“当前我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理所当然,在文化上也应该采用同样的政策。”文化上的对内搞活政策,主要指的是( ) A. 三个代表 B. “五讲”“四美” C.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D. 三个面向 12.一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位“感动中国”当选人物,人们形容他“一个人干了两亿人的活”。这是因为他( ) A. 研制原子弹成功 B. 对我国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C. 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D. 推动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13.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