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2010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颗小豌豆 2(西师大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49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颗,豌豆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颗小豌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茵、砰、芽、吟”4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继续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赞赏小豌豆有理想,热情,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小豌豆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出示课件)五颗小豌豆从豆荚房子里跳出来,来到这个世界上,同学们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学生们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悬念,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豆荚”、“青苔”、“绿茵茵”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笑吟吟”、“懒洋洋”、“骨碌”、“滴溜溜”等词语可以让学生用身体的语言表演出来,或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听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围绕着什么写得?你有什么样的印象或看法。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深入品读做铺垫。 第二课时 课时内容: 品读课文内容,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学习小豌豆有理想,热情,乐于助人的精神。 一、品读理解、质疑感悟 1.小房子没打开前读懂了什么? (教师引导,它们都有怎样的愿望和理想?你最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抓住第五颗小豌豆的观点,让学生着重体会5自然段。特别是最后一句,让学生充分理解小豌豆的品质。(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抓住“神气”“懒洋洋的说”“想了想说”等语气助词,让学生边体会边充满感情的朗读)。 2.小房子打开后读懂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的病那样重,怎么好起来的?抓住重点的段落13自然段--最后让学生弄清“小豌豆长大--开花--小姑娘恢复--痊愈” (1)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那些地方反映了小姑娘对小豌豆的爱? (通过关键的词句如:啊!是一颗小豌豆,长出小叶来了。笑吟吟的说,乐得叫起来等启发学生想象当时小姑娘的心情,如:“惊喜”“自己有了生活的希望”“自己的病会好起来了”“快乐”等。朗读时出“啊”“呀”的惊喜,笑吟吟的喜悦,引导学生,从内心读出对小豌豆的深爱之情。) (2)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哪些地方反映了小豌豆对小姑娘的爱? (抓关键的词如:长出小叶—长出豆藤--猛进的长--开出粉红的花儿) (3)你怎样理解她扶着出台,慢慢地,慢慢地,竟站了起来……这一段?此时小姑娘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鼓励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感情)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