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358048

第三单元第2课时《分数乘法(三)》(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5-0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70909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单元,2课时,分数乘法(三),课件,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课题 分数乘法(三)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创设具体的情境,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转化思想,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重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掌握因数与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计算下面各题。 总结:(1)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2.填一填。 75的是( ),100的是( )。 5分米的是( )分米。 63千克的是( )千克。 师总结: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导入新课 师:我国有许多著名的书籍,其中在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庄子的这句话对不对呢? 师:任何一件事情不是只靠说一说就能判断对与否,我们可以利用事实来验证。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说一说。 通过复习分数乘法,检查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通过引入《庄子·天下》中的一段话导入新课,为后面学习新知充分做好准备与铺垫。 讲授新课 探究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师: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纸条,我们可以把它看做“1”,每次截取一半,看看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课件出示合作要求: (1)分小组折一折; (2)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3)根据剪的结果写出得数。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 反馈: 截取长方形纸条的,也就是1的,则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1×=; 再截取剩余部分的,也就是的,这时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 再截取剩余部分的,也就是的,这时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 …… 师:如果照这样继截取下去,截了完吗? 师:看来刚才一部分学生的猜想是正确的。在验证的同时,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你们看:×和×这两个算式,它们与原来所见的分数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分数乘分数 师:大家回忆一下,刚才我们为什么要用乘法解决问题呢? 引导学生得出: 1×就是求1的是多少。 ×就是求的是多少。 ×就是求的是多少。 ……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其实分数乘分数也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师:我们已经知道整数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呢? 师:×等于多少呢? 师:这个答案对吗?我们可以利用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来验证。想一想,我们是应先折出多少? 师:谁上来折一折呢? 学生一边折,一边说:先把一张长方形纸看做整体1,竖着对折2次,把它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三份就是这张纸的。 师:现在改怎么办呀? 师:能说说为什么这样折吗? 师:说的真不措!大家都听清楚了吗?赶快折一折。 抽学生继续上讲台折一折,一边折一边说:再把这张纸的看作整体1,再横着对折2次,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占整张纸的,也就是的是。 根据学生的表述板书: 师:看来大家猜测的答案是正确的。现在,请大家观察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口述完善板书: ×== 师:你能借助折纸的过程,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吗? 反馈:先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然后又平均分成4份,一共就分了16份,所以分母是4×4; 第一次取了3份,第二次把这三份又平均分成了4份,各取了一份,则取了3个1份,所以分子是3×1。 总结方法 师:是不是所有的分数乘分数都是这样算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