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385804

第1课 瑰丽深沉的汉唐雕塑(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11-13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792725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课,瑰丽,深沉,汉唐,雕塑,课件
    岭南版美术九下第1课《瑰丽深沉的汉唐雕塑》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课 类:欣赏·评述 教学思路:本课教学通过讲述中国汉唐文化的雕塑艺术让学生对雕塑的特征和种类有全面的认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以“永恒的雕塑艺术”为取向的课程,是通过有一定指向的课题内容,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尽早建立起与生活的联系。“瑰丽深沉的汉唐雕塑”是让学生知道看着不起眼的雕塑里面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进而认识中国汉唐雕塑艺术。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思维较为成熟,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认知,对于创造力也没有受到太多约束,是培养想象力,创造力的好时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在本学期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方法:演示法,提问法,互动法等。 教学用具:课件。 学生用具:教材。 课题 瑰丽深沉的汉唐雕塑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感受雕塑美,了解汉唐雕塑的题材、形式与风格,知道重要的雕塑品及其背景,以及雕塑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雕塑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雕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提高对墓葬雕塑、景观雕塑和宗教雕塑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重点 使学生感受汉唐雕塑的美。体会作品构思和掌握雕塑的材质。 难点 通过感受形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教师介绍汉唐文化的雕塑艺术,提问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哪些汉唐雕塑?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适当引导,小结。 带着问题思考感受并讨论。 激起学生兴趣,进入课堂。 讲授新课 师:我们来欣赏下汉唐文化的雕塑艺术,讨论雕塑分为哪几类?请同学们来回答,说说你的感受。 生:自由讨论1分钟。 1.介绍三彩乘驼乐人俑 唐三彩是烧制的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呈现出多种颜色,以黄、绿、白三色为常见,其代表性的作品是形态惟妙惟肖的陶马和陶骆驼。当时科学的烧制技术,促进陶瓷工艺水平的提高,以丰富的色釉品种装饰的器物,满足了人们生活。 2.介绍汉霍去病墓石刻 卧牛回首仰望,神情安详宁静,显示出坚韧耐劳、质朴敦厚的性格,圆睁的双目,肥大喘息的鼻和宽厚的嘴,使牛的形象更为真实而生动。牛四肢盘曲,蹄质棱角分明,成功地表现了牛的温良顺服,健壮有力的特点,俨然一头关中秦川牛形象。 提问:为什么霍去病墓石刻看上去很“简单”? 3.介绍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阎立德弟弟),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4.雕塑的特征 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首先给人的感觉是它的形体美,形体美是雕塑的灵魂,雕塑的形体比例要匀称,结构严谨,通过展示形体给人一种动势、情绪与生命力。 5.补充课外知识:秦俑 秦桶具有高度的写实性,武士桶和陶马都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众多的武士桶无一雷同。秦桶高超的艺术再现能力标志着公元前的雕塑工匠对生活的观察认识能力和表现技艺的迅猛提高,在我国古代雕塑史上犹如奇峰突起。 提问: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何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怎样?兵马俑出现的文化背景又如何? 6.介绍唐俑并补充课外知识 汉唐陶桶艺术在数量和气势上虽不能与秦桶相提并论,但却在反映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