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13952

第五单元第三课时《分数除法(三》(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5-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57685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单元,第三,课时,分数除法(三,课件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三)》教学设计 课题 分数除法(三)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进而得出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应用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角度、多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应用题。 难点 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算一算。 ÷= ÷= ÷5= 35÷= ÷16= ÷24= 小结方法: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找出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式,判断谁是单位“1”。 (1)现价是原价的。 (2)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 (3)小明的年龄是爸爸的。 师:你们依据的是什么呢?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丰富的课余活动已经成为大家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课外活动呢? 师:在快乐的课余活动中,还隐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我们一起去发掘它好吗? 板书:分数除法(三) 学生独自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学生:踢毽子、打篮球等。 通过可以巩固旧知,也为后面沟通旧知与新知的联系,形成知识架构提供资。 通过谈话,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处处有数学。 讲授新课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反馈:有6名同学在跳绳,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理解题意 师:操场上参加活动的总人数是多少人呢?现在通过画一画、说一说来找一找好吗? 师:有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反馈:我通过画图发现: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是6人,那么是3人,则操场上共有27人。 师:还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你能用方程来解答此题吗? 师:想想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我们可以利用哪一句话找出本题的等量关系呢? 师:等量关系是怎样的呢? 3.解决问题 师:现在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并解答。 师: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师: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解决的分数运用有什么特点呢? 师:方程法是一种顺向思维,而算术法是一种逆向思维,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提倡用方程来解决。 4.完成试一试 课件出示:“试一试”第一部分的信息。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写出等量关系吗? 反馈:(1)踢足球人数×=打篮球人数; 汽油的原价×=汽油的现价; 去年苹果产量+1200=今年的苹果产量 师:看来同学们能够利用分率句准确的找出等量关系,那么你能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某月有9天休息日,休息日占这个月总天数的。这个月共有多少天? 师:能说说这道题的等量关系吗? 师:在练习本上,列出方程解答。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反馈并总结: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设未知数,一般用x表示; (2)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包含x的等式;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学生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自由说一说。 学生:操场上参加活动的总人数是多少人? 学生分组探究。 学生自由说一说。 学生疑惑。 学生豁然开朗。 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式。 学生:跳绳人数是总人数的。 学生:参加活动的总人数×=跳绳的人数。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展示交流。 学生独自思考后回答:还可以用6÷=27(人)。 学生:参加活动的总人数×=跳绳的人数,所以参加活动的总人数=跳绳的人数÷。 学生自由说一说。 学生独立写一写,然后集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