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5417102
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穿越维也纳森林》说课稿 沪教版(2015秋)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155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五年级
,
2015
,
教版
,
课稿
,
上册
,
穿越维也纳森林
《穿越维也纳森林》说课稿 说教材: 音乐之都维也纳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的音乐家而为人津津乐道。《穿越维也纳森林》一课则抓住了维也纳的一个景点———维也纳森林,向读者介绍了这座城市令人心仪的另一个方面。全文紧扣森林、河流、村庄、水井、古堡这些自然风光和原始建筑,同世界闻名的大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和《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贝多芬的《海里根斯泰特遗书》、舒伯特的《美丽的磨坊姑娘》等联系在一起,让读者感受到了维也纳森林那扑鼻的音乐气息。 说学生: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字、词,课前的预习养成了一定的习惯,不存在太多的问题。因此,布置一些书面的预习,进一步提高预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更好的预习习惯和能力。 在词语理解方面,一些含义较深的词语仍需在教学过程中引导。 在阅读理解方面,读懂课文并不难,但要将自己的理解用概括、流畅的语言表达清楚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 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⒈自主学习生字,理解“妩媚万分”、“触景生情”等词语,积累文中描写维也纳森林美景的词句。 ⒉结合课内外资料,感悟维也纳森林和惊世之作诞生之间的联系,感受蕴藏在森林中的动人故事赋予维也纳森林的无穷魅力。 ⒊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⒋领会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游记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⒈积累描写维也纳森林美景的词句。 ⒉感悟维也纳森林和惊世之作诞生之间的联系,感受蕴藏在森林中的动人故事赋予维也纳森林的无穷魅力。 说教学过程: 一、重视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五年级的课文比较长,要在一教时学完一定要有充分的课前预习,而五年级的学生也应该具备一些课前预习的能力,因此类似于读词语,读课文,圈划文中的一些词句都可以在预习中布置下去,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使教学重点环节更突出。 本课的教学我就在课前布置了书面预习,不是仅仅读读课文而已,而是有明确的要求。本课中的外国人名和外国地名以及音乐作品的名称都比较拗口,所以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就特意把这些专用名词列出来读清楚,扫除有感情朗读课文的障碍。要求学生在自读课文时就划出文中描写维也纳森林优美景色的句子,在课中准备交流。让学生带着任务预习,既避免了预习流于形式,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层层深入,分步展开教学 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是进一步学好课文的前提。课一开始,就明确告诉学生课文主要写了维也纳森林的优美景色和音乐家的动人故事。先学习维也纳森林的优美景色,通过品词读句,观赏视频,感情朗读句子的形式,几感受到维也纳森林的景色之美、音乐之美,更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在学习每一个故事的时候,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层层深入。例如,在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抓住“触景生情”一词,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让学生欣赏美景和音乐,借助感情朗读来感悟。在学习第二个故事时,补充介绍贝多芬当时因疾病而心怀不平的情绪。此时学生能从贝多芬得了耳聋以后的伟大音乐成就中,体会到他不向命运低头的人生态度。而在学习第三个故事时,侧重介绍这首曲子,让学生感受到维也纳森林激发了音乐家创作的灵感。三种不同方法的感悟,以课文的语言文字为主要抓手,结合内容拓展、启发思考、激发情感,帮助学生体会文章。 三、重点指导朗读,感悟景色之美、语言文字之美 语文课的重要学习目标是要让学生体会感悟到语言文字之美,因此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从文中优美的词句入手,品味词语的意义,描写的意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情境化测试卷含答案(2025-10-12)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情境化测试卷(含答案)(2025-10-12)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领略汉字魅力 传承汉字文化 汉字传承在行动 课件(共16张PPT)(2025-10-12)
5 草船借箭课件+素材(共18张PPT)(2025-10-12)
11《白桦》课件(共33张PPT)(2025-10-1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