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20580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寻隐者不遇》 苏教版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70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寻隐者不遇,苏教版
  • cover
《寻隐者不遇》教案 一、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寻隐者不遇》,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变化,感受故事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富有节奏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平白如话、寓问于答的写法,感受古诗的深远意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想为大家介绍一首我十分喜欢的古诗,诗的名字就叫《寻隐者不遇》(课件出示古诗)伸出手,我们一起来写出这首古诗。这是唐代诗人贾岛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教师提醒有些字的写法:寻、遇、松、)   二、读。(读通古诗)   1.师:以往拿到一首古诗,你们会怎么去学习?   学生交流方法,教师肯定:的确,拿到一首古诗,首先要读,把诗读通顺了。(板书:读)   2.先自己读一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时别把题目丢了,开始。生自读。   3.指名检查读诗。   师:示意读好的学生举手。请这三位同学读。   师: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怎么样?   生评价。    师:都读通顺了,如果词与词之间注意停顿,读出节奏就更好了,谁来读。生读。   师:听出来了吗?有点韵味,(教师划出节奏线)我们一起这样读一读。   4.齐读古诗。   三、解。(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1.过渡:读这关过了,那接下来如何理解这首诗呢?你们有好方法吗?(板书:解)   2.生交流,教师引导学法:使用工具书,同座互相探讨,借助插图。   3.师:那请大家打开书,轻声读读古诗,发现不理解的地方就用我们刚才说的方法去解决,解决不了的地方打问号。   4.大班交流。   师:说说你的疑问或者已经解决的问题。   重点解决:   (1)“隐者”,层层递进理解。(这里的“者”就是指……的人。那隐者仅仅指隐居山中的人吗?这种人还……像诸葛亮那样很有……对,所以隐者是隐居山中的学者;而且这种人不想为官,想过清净悠闲的生活。)   (2) “童子”指儿童,在这首诗中,童子的身份其实就是隐者的:徒弟。   (3)“云深”:云会有深浅吗?看看书中的插图,巍峨的高山直插云霄,半山腰处地云雾怎样?这里的云深指什么?对呀,还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形容这云雾吗?生交流,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读读。(云雾缭绕。云雾飘渺,云雾深重,云海茫茫,云遮雾罩,云雾弥漫)课件出示,学生读。   (4)“只”:教师提出:“只”字你们理解吗?我们来看看工具书中的注释:   ??????? 第一声:量词;单独的、极少的;   第三声: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唯一,仅有;。   这首诗中读第几声,是什么意思呢?在诗中可以说成是“就在这座山中”。   课件出示:这些诗句中的“只”又是什么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5)寻:仅仅指寻找吗?寻访更好。   5.师:现在请同座位互相说说古诗的意思。   6.学生练说古诗的意思。   7.指名说古诗的意思。(开小火车说)   诗题:谁寻访?更完整了。   第一句:谁问的?   第二句:   第三句:这句还是谁说的?   第四句:这句仍然是童子说的。   师:你们看,这首诗的意思一看就明白了,这就是老师喜欢的第一个原因:平白如话。   (板书:平白如话)来,一起读读这平白如话的诗。   四、悟。 ?1.教师引导:古诗会读、理解了,是否就学完了呢?(板书:悟)其实,我们还要学会感悟诗歌背后做隐含的东西,这是最难的,也是最有意思的。   ?2.来,请学生闭眼,听老师读古诗,边听边想象、边感悟,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1)仿佛看到了什么?生交流,师引导。   师引导:看到的还真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