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42885

高一历史课件: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下学期]

日期:2025-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14004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高一,历史,课件,国民政府,内外,政策
  • cover
课件19张PPT。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1、原因:(1)日本侵华方针发生转变(2)抗日根据地力量不断壮大2、标志: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四共”方针(1)时间:1939年(2)内容:“溶共、防共、限共、反共”(1)表现:3、国民党内外政策的两面性①既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②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2)原因①日本诱降,但灭亡中国的总方针未变②阶级本性必然反共,共产党力量壮大可利用二、国民党的内外政策1、对内政策(1)坚持反共,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①第一次反共高潮A、时间:五届五中会会后不久B、共产党的斗争军事进攻前:三大口号军事进攻后:坚决回击②第二次反共高潮A、时间:D、国内外其他舆论C、中共坚决回击(重建军部、揭露真相)爱国人士抗议苏美英反对1940年秋B、重大事件:皖南事变(1941年初)E、结果:第二次反共高潮被打退(2)独裁统治特征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3)经济掠夺①政策:统制经济政策②结果:官僚资本急剧膨胀2、对外政策(1)消极抗日①枣宜会战时间:1940年5月结果:张自忠以身殉国,宜昌失守②豫湘桂战役时间:1944年起因:打通大陆交通线经过:评价地位丧师失地的原因(2)废除治外法权①时间:1943年11月②意义: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课堂小结国民政府的 内外政策变化:五届五中全会制定四共方针对内坚持反共独裁统治经济掠夺对外消极抗日收回治外法权课堂练习 1、蒋介石集团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的标志是 A、国民党确定“溶共、限共、防共、反 共”方针 B、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 C、皖南事变 D、豫湘桂战役消极抗日 2、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造成蒋介石政治态度两面性的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B、日本改变侵华政策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接连失败 D、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3、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当局无理扣押的新四军军长是 A、叶挺 B、项英 C、陈毅 D、张云逸 4、抗日战争后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豫湘桂战役 B、长沙战役 C、武汉战役 D、枣宜会战 5、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国共合作提出的政治口号是 A、坚持“和平、民主、统一” B、坚持“抗战、团结、进步” C、国民党军队不战自溃 D、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善力量、以待时机6、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主要原因是 A、日军强大,无坚不摧 B、国民党政治腐败 C、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D、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7、下列哪些内容不属于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特征 A、一党专政 B、特务统治 C、保甲制度 D、专卖政策 8、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在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发动的军事进攻,中共采取的措施是 A、尽力忍让,申明大义 B、坚决回击 C、给予揭露,但不回击 D、部分回击 9、被周恩来称为“全国军人的楷模”的抗日将领是 A、吉鸿昌 B、张自忠 C、杨靖宇 D、谢靖元 10、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政治委员的是 A、刘少奇 B、邓子恢 C、张云逸 D、赖传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