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434846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162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cover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诗的大致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掌握“翻墨”与“跳珠”这两个词里的比喻修辞及其在语境中的作用。 3.通过文本细读,准确地还原诗歌画面,并在此基础上感受诗人的豁达胸臆,并尝试将体悟到的画意及诗人之心在朗读上体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六月西湖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揭题 1、西湖是镶嵌在西湖边的一颗明珠,也是开在文学世界里的一颗奇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简介作者 3、齐读课题 4、你从课题中读到了什么? (明确:课题交代了时间、地点。一个“醉”字透露作者可能喝酒了,是似醉非醉的状态下创作的。) 二、通过朗诵,整体感知 ?? 1、齐读课文,教师正音。 ?? 2、听录音朗读,让学生再次体会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三、初步探究,研读文本 1、提问:作者这首诗重点写的什么?(雨)哪里的雨?(西湖的雨) 2、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中西湖的雨有什么特点?(明确:奇、变化速度快、美) 3、同样的作者,同样的地点,同样的雨是否具有相同的特点呢? 4、文章是怎样描写这样的奇雨形成的过程?(明确:下雨前、下雨中、下雨后) 5、学习第一句 (1)下雨前是怎样的一幅画面?翻墨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未遮山是什么意思? (2)你能用一个字形容这样的乌云吗?(快、奇、来势凶猛)你能用学过的四字词语形容一下这样的乌云吗?(乌云翻滚、风起云涌、乌云密布、乌云滚滚……) (3)你还在哪些诗中见过这样的云?(黑云压城城欲摧……) (4)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句话。 6、学习第二句 (1)云的来势凶猛,雨也绝不温柔,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了? (2)跳珠是什么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乱入船是什么意思? (3)指导看图,用一个字概括一下这样的雨?(大、猛、调皮……)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见过的最大的或最有特色的雨? (4)这样的雨一直留在苏轼的脑海里,15年后当苏轼故地重游时依然在怀念这样的雨。(出示: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5)让我们记住这样的雨,齐读第二句。 7、结合插图,用同样的方法自学三、四两句 (1)学生自学 (2)提问考察 当我们沉浸在白雨跳珠的美景中时,这调皮的雨却似乎有意躲着人们,转眼间就不见了。哪个字写出了这样变化的快?(忽)此时此刻呈现给游人的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两句表达的内容?这样的景色可以用题目中的哪一个字概括? 四、古诗积累,形成共鸣 1、齐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四日望湖楼醉书》,同样的西湖,同样的雨,同样的苏轼写出不同的诗,其实苏轼六月二十四日在西湖一口气写下来五首诗,本文只是其中的一首。(出示另外四首)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 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 风船解与月徘徊。 其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其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昨夜风月清,梦到西湖上(《杭州故人信至齐安》) 夜泛西湖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2、作者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西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这样的景色吸引了你吗?此时你认为题目中的“醉”可以怎么理解呢?(陶醉、沉醉) ?? 3、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 4、在这些诗里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个诗人?(豁达、豪放) ?? 5、齐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6、小结 ????? 一切景语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