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27张PPT。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政史地组:张丽华一、经济体制改革1、含义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原因: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①根本原因:②主要形式③作用和方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材料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中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流传的凤阳花鼓词 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时期凤阳地区怎样的情况? 问题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时期凤阳地区怎样的情况? 问题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 转变?答案1:反映了文革期间,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造成包括凤阳在内的全国许多地方生产停滞的情况。答案2: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凤阳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经济出现迅速发展的情况。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 ①目的: ②内容: ③作用: 扩大 企业自主权城市经济生活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二、对外开放的新格局1、对外开放的含义: 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拉 开 序 幕—1979年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 行特殊优惠政策 开放经济特区(点)— 1980年正式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和 厦门为经济特区(1988年开放海南省) 开放沿海城市(线)—1984年进一步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开放沿海地区(面)—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 角洲,环渤海地区,1991年上海浦东对 外开放 开 放 内 地—开放内地和边境城市2、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上海浦东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全面振兴对外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 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 教科文事业蓬勃发展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成就表现:三、改革开放的成就①党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③借鉴了苏联、东欧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2、对外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 当今中国的开放和旧中国的“开放”有哪些区别?主权不独立 被动开放主权独立 主动开放不平等互利平等互利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国力增强本课小结一、经济体制改革二、对外开放新格局三、改革开放的成就2、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 A 沿海 B 内地 C 农村 D 城市课堂检测CA作业:要求: 1、选题范围: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请你在衣食、住行、用品等社会生活方面选择一个题目,进行社会调查 2、调查内容: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 3、调查对象:①亲身经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人 ②遗址、图片、遗物 4、写出调查报告,下节课交流调查结果 社会调查梦想不断,希望满篇!华西村:九亿中国农民的骄傲与向往 目前,华西集团公司下属有8大公司58家企业,已形成纺织、金属材料、旅游等若干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