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439406

岳麓版必修II第二单元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件(27张ppt)+视频+教案+测试

日期:2025-10-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275908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岳麓,教案,视频,ppt,27张,课件
    岳麓版必修II 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本课重点内容为鸦片战争后传统经济结构遭到破产的情况下,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了自救运动,创办了一系列官办企业,随之我国民族工业出现并获得艰难发展。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课属岳麓版教材经济史中第二单元内容,在教材中承上启下,并对我国近代化及相应政治、文化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所以本课在整个高中历史中是核心、是重要的转折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 通过图片分析掌握小农经济解体的表现; ② 理解洋务运动的影响,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专制势力的关系及形成原因。 能力与方法 ① 通过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认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②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探究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从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加深对“落后就要挨打”的理解; ②从提取和交流历史信息的过程中,增强历史的意识,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①经济结构的变化 ②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的兴起 难点:①对洋务运动作用的评价 ②民族工业的特点 ③对中国近代化的理解。 【学情分析】 1.本课教学内容,在知识体系上较完整;在内容上,知识点偏多且十分重要。 2.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故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既要突出主题: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又要不断启发、点拨,让学生学会挖掘本课中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的方法,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能力。 【教学方法】 借助计算机,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与竞争方式开展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工业革命给世界各大洲的所有地区与国家带去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咱们中国也无一列外地受到了工业革命的冲击!19世纪中期中国在鸦片战争战败,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被迫打开了国门,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开始发生巨大变化,这其中经济的变化尤为显著,中国近代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是怎样改变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新课讲授 展示图片:1845年英国商人兴办的柯拜船坞;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江南制造总局;张裕酿酒公司 大家观察四幅图片,近代中国经济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看图分析:图一外商企业的出现;图二: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图三:洋务企业;图四:民族工业出现; 多媒体展示:变动之一:鬼子来了———外商企业出现;变动之二:坚冰初融———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变动之三:昙花一现———洋务运动兴起;变动之四: 举步维艰 ———民族工业的出现及发展。 通过对四幅图的分析,对本课知识形成整体认知。 在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近代企业就是外商企业,它是随着西方侵略的加深而出现,同时也是西方压榨中国人民的重要手段,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近代企业的出现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课我们学习的重点是变动二三四。 变动之二:坚冰初融———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复习提问: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结构怎样?有何特点? 结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自然经济始终占据社会经济之主导地位。自然经济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走向解体呢?解体的表现有哪些呢? 展示材料: 1853年马克思曾说过:“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