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464968

第11课第1课时 道德与法律 课件 (24张ppt+视频)

日期:2025-10-0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视频 查看:92次 大小:196830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课第,1课时,道德,法律,课件,24张
    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观看2018年春晚小品《真假老师》 问题1:对小品中小明请保洁阿姨冒充家长的行为,该如何评价?   问题2:若小明为初中生,家长未能履行监护和抚养的职责,还因小明撒谎而对其动手,这是什么行为? 第四单元 践行发展战略 第11课 建设法治国家 学习目标 1. 道德与法律的含义是什么? 2.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3.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是什么? 4. 为什么既要遵守法律,又要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5.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对我国和我国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自主学习教材第2页到第5页,完成下列问题: 自主学习 排队上车 诚实守信 不文明旅游 道德   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以下场景,请你帮助他判断这些行为属于道德还是法律范畴。 “常回家看看” 写进新“老年法” 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法律   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以下场景,请你帮助他判断这些行为属于道德还是法律范畴。 根据上述六幅图片内容总结道德与法律的含义: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维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规范。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探究一:道德与法律的含义 新知新解 小明所在的班级最近在开展“道德与法律讲堂”活动。活动中,他遇到了几件令他困惑的事。 困惑一   他在网上发现一段小视频:一男子在高铁上吃泡面,被一女子怒怼。该女子声称全车的人都知道乘坐高铁时不能吃泡面。   那么,乘坐高铁时到底能不能吃泡面呢?   小明通过多方查找得知:   高铁方不出售泡面,但并没有禁止吃泡面的规定。   小明发现,关于法律的书面资料很容易找到,而关于道德的规范性资料却很难查到。   你能告诉他为什么吗? 困惑二   通过进一步搜集资料,小明注意到“高铁扒门”事件中女教师罗某的行为不仅被广大网友指责,而且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七十七条之规定。公安机关责令罗某认错改正,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而“高铁吃泡面”的小伙虽也有少部分网友指责其行为不雅,但并没有受到任何惩处。   在整理案例过程中,小明发现:一般来说,凡是违法行为也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而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同时违反法律。由此,他感觉到法律和道德是有区别的,你知道是什么区别吗? 困惑三:   放学后,小明坐公交车回家。途中,他看到一位老奶奶上车,正好站在他旁边。小明犹豫了:让不让座呢?让的话,我家还很远,站着回去,很累;不让的话,别人会怎么看待我呢?   他的内心很矛盾,感觉身边的人都在看他。他又想起最近班里正在开展的活动,感到很惭愧,赶紧起身让座。   小明透过车窗,发现交警叔叔正在十字路口查处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经过交管部门持续地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和处罚,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都能遵守交规,文明出行了。   你觉得是什么力量促使小明让座的?它如何影响人们行为?   查处违法行为使市民的出行行为越来越文明,说明了什么?   阅读教材第2页到第3页内容,进行总结。   根据对小明困惑的分析,从表现形式、调整对象和范围、实现方式方面,总结法律与道德有什么不同? 新知新解 探究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存在于人们的认识和社会舆论中,大多是不成文的。   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是明确、严格、具体的。   范围广泛,包括思想和言行。 只调整人们的行为。   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觉悟。   也依靠公民的自觉维护和遵守,主要依靠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