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47520

高2009届中国古代史同步教学案: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日期:2025-10-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826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09届,中国,古代史,同步,教学,夏商
  • cover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教学案 特别提示: 要重点掌握夏朝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国人暴动等重要历史事件;分析井田制、分封制的内容与作用,揭示其性质与相互关系。 目标导航: 1.知识与能力:掌握夏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王位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活动中心和都城、桀的残暴统治和夏的灭亡;商朝的兴亡时间、盘庚迁殷、纣王的残暴统治;牧野之战与西周建立、都城、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分封制和井田制内容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运用表格归纳夏、商、西周兴亡的简况;根据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内容分析分封制和井田制的相互依存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夏桀、商纣残暴统治导致亡国的历史中认识到:君主只有勤政爱民,才能国运长久,长治久安;从牧野之战,奴隶阵前倒戈的历史中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重点难点: 1.重点: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国人暴动”;西周灭亡和东周开始。 2.难点:如何认识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分封制为何能够起到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作用。 教材内容详解: (第一课时) 中国古代史分期: 1.先秦(前221年以前) 2.秦汉(前221—220年) 3.南北朝(220—581) 4.隋唐(581—908) 5.宋元(908—1368) 6.明清(1368—1840)(鸦片战争前) 一.夏朝的建立 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朝。禹死启继,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这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的进步。 2.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夏王朝是奴隶主贵族作为统治阶级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政的国家。 3.夏朝的统治范围: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豫西晋南),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 4.夏朝灭亡:夏桀暴政引起百姓的反抗。黄河下游商部落的首领汤,乘机起兵灭掉夏建立。 注意: 第一,从夏王朝的阶级关系看,奴隶主阶级是统治阶级,夏王是最高统治者,奴隶阶级和平民是被统治阶级,所以夏政权性质是奴隶制的;第二,夏朝建立了奴隶制的国家机器(包括武装、刑法、监狱、官职等内容),是一个国家。所以夏朝是一个奴隶制国家。而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建立是夏朝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开端的根本理由。 二.商朝的兴衰 1.商汤建国: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以亳(今河南郑州,被称为“中国第八大古都”)为都城。 2.盘庚迁殷:商朝前期多次迁都,盘庚迁殷后安定(殷,今河南安阳,商朝也称殷朝) 商都屡迁原因:政局不稳多次迁都;摆脱保守势力束缚;重视水源地;黄河中下游开发较早(从都城地址总结)。 3.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 (1)赋税沉重,奢侈腐朽。(见《史记》材料) (2)残害人民,自取灭亡。第一种:炮烙之刑(赤脚走烧红铜柱) 第二种:人祭、人殉(奴隶做祭祀贡品或陪葬)。 附:奴隶社会发展脉络:产生于夏;发展于商;鼎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东周)。 (第二课时) 三.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 1.周国(商属国)振兴:位于泾水、渭水流域;周文王任用姜尚、周公旦等改革内政,发展经济,使周国强大。 2.武王伐纣:前1046年,周武王带领一些小国、部落,向商都进攻,牧野之战(奴隶反戈)。 3.西周建立: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 4.西周强盛:周是一个地域空前广袤的国家,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加强,在世界的东方具有重要地位。 注意: 牧野之战属于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斗争。 四.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1.国人暴动: (1)原因:周厉王暴政(材料: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激化社会矛盾。 (2)性质:平民和奴隶反抗奴隶主统治的武装斗争。 (3)影响: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动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