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484994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四年级下册 21 古诗词三首课件(52张PPT)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15141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新课程,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
  • cover
课件52张PPT。第六单元 23 古诗词三首翁卷 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省温州)人。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主要作品有《思远客》《送刘几道》《山中采药》等。 范成大 (1126—1193),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晚年根据农村生活所作《四时田园杂兴》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12首。这些诗反映了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和生活以及民生的疾苦,内容极为丰富,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主要作品有《石湖居士集》《菊谱》《梅谱》等。张志和 唐代诗人,字子同,金华(今浙江金华市)人。十六岁时,举明经。献策于肃宗,令待招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后被贬官,不再复仕,放浪江湖间,自称“烟波钓徒”。主要作品有《玄真子》,今流传《渔歌子》五首。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耘田、箬笠、蓑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会默写《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重点)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难点)要求会写的字cán蚕 【读音提醒】平舌音,不要读成“chán”。 【生字释义】家蚕,又叫“桑蚕”。昆虫,吃桑叶长大, 蜕皮时不食不动,俗叫“眠”。 【辨字组词】蚕(养蚕)(蚕丝)(蚕蛹) 吞(tūn)(侵吞)(吞没) 【巧记有方】天生的虫儿能吐丝结茧。 【例句展示】我养的蚕已经开始吐丝了。 【成语在线】蚕食鲸吞 【谚语链接】春蚕到死丝方尽。 【歇后语】田埂上的蚕豆———一路 【书写指导】“天”的撇捺舒展成覆盖之势;“虫”的 中竖在竖中线上。sāng桑 【读音提醒】平舌音,不要读成“shāng”。 【生字释义】落叶乔木,开黄绿色小花,叶子可以喂蚕。果实叫桑 葚,味甜可吃。木材可以制器具,皮可以造纸。 【辨字组词】桑(桑树)(桑叶)(采桑) 嗓(sǎng)(嗓音)(嗓子) 【巧记有方】又一双木筷来自桑树。 【例句展示】姥姥家的后院有一棵枝叶繁茂的桑树。 【成语在线】沧海桑田、指桑骂槐 【谚语链接】桑要从小育,人要从小教。 【歇后语】桑木扁担———宁折不弯 【书写指导】上面的“又”略大于下面的两个“又”;“木”略较 长,托住上面。zhòu昼【读音提醒】翘舌音,不要读成“zòu”。 【生字释义】白天。 【辨字组词】昼(昼夜)(白昼)(昼夜兼行) 查(chá)(查找)(查询) 【巧记有方】“日”进“一”“尺”。 【例句展示】工人们昼夜不停,终于按时完成了施工任 务。 【成语在线】昼夜不停、不舍昼夜 【谚语链接】昼之所为,夜之所梦。 【书写指导】“尺”的撇捺舒展,盖住下面,“旦”的 下横较长。yún耘 【生字释义】除草。 【辨字组词】耘(耕耘)(耘田)(耘锄) 耗(hào)(消耗)(耗神) 【巧记有方】耕到云边来。 【例句展示】常言说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成语在线】寒耕暑耘 【谚语链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书写指导】笔画间宜紧凑;“耒”略向右上斜,竖起笔较高;“云”略小。jì绩 【读音提醒】不要读成“jī”。 【生字释义】①把麻搓捻成线或绳;②功业,成果。本课“绩麻”的“绩”应取义项①。 【辨字组词】绩(成绩)(绩麻)(功绩) 债(zhài)(讨债)(借债) 【巧记有方】债务缠身人(亻)不见。 【例句展示】她就着昏暗的灯光绩麻到天亮。 【成语在线】丰功伟绩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注意笔画间的穿插迎让。sài塞【读音提醒】多音字,另读“sāi”和“sè”。 【生字释义】边界上的险要地方。 【辨字组词】塞(塞外)(要塞)(边塞) 赛(sài)(竞赛)(球赛) 【巧记有方】寒天滴水全无( ),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