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1737

2.15《戊戌变法》学案(岳麓版选修1)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5次 大小:258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15,戊戌变法,学案,岳麓,选修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历史:2.15《戊戌变法》学案(岳麓版选修1) 21世纪教育网 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预习学案: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1、经济基础:中国 初步发展。 2、阶级基础:中国 力量壮大。 3、直接原因: 战败, 加深。 4、思想基础: 兴起 二、过程 (一)兴起:――维新思潮 (二)序幕:――公车上书 1、直接原因: 草案电传回北京。 2、主要内容: (1)建议朝廷 , , ,据约在战。为权宜之计。 (2) 为长久之计。 3、结果:由于 阻挠, 未能递交到光绪帝手中。 4、影响: 以康有为为首的士人通过向统治者请愿的方式,表达了 。他们冲破了 ,显示了 。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目,此后,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三)发展――建立组织、创办报刊 (三分报纸、两个组织、一个纲领) 1、组织 名称 地点 创办人 2、报刊 《中外纪闻》 《强学报》 《时务报》 3、纲领: (四):高潮――百日维新 1、背景: (1)直接原因: 。 (2)康有为:呈递 ,提出了 ,成为 ;组织 ,以 为宗旨。 2、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 诏书 3、经过: 从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 类别 颁布新法 改革旧制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教育方面 军事方面 (五)结果――无力回天 1、新政实施后各派的反应与斗争: (1)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 (2)慈禧太后:做好随时 的准备 (3)读书求官之人: (4)维新派:求助于 ,尽力争取 。 2、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1)时间: (2)概况:慈禧太后囚禁 ,制造 。 新政内容除 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 三、意义———维新时期的遗产 1、性质:既是一场救亡图存的 ,也是一次 。 2、影响: (1)引发了思想的巨浪,昭示着 。 (2)通过变法,维新派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给沉闷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3) 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4)摒除陈规陋俗,提倡 ,引领时代新风。 (5)近代 获得较快发展。 (6) 开创了 。 1、 述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1)民族危机严重,特别是甲午战败造成的强烈冲击,使人们意识到救亡图存迫在眉睫;(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2、结合史实,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的反对和镇压;(2)维新派力量弱小,不掌握实际权力;(3)维新派在方针策略方面的一些失误。 补充: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 ; 主观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力量对比过于悬殊; 其它原因: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于无权的皇帝身上 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列强,脱离群众;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达标练习: 1.1895年成立的强学会是一个 A.学术团体 B.政治团体 C.秘密团体 D.革命团体 2.康有为向光绪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3.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4.促成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 A.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