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组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随文识字的方式读准“蚕桑”、“耘田”、“昼”等字词,鼓励学生用平时积累的方法自学古诗。 2.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品味诗意,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3.通过比较阅读感受两首田园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初步领会学习组诗的方法。 4. 通过对比李绅的《悯农》,初步感知田园诗的特点,明白田园诗多表达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比较阅读感受两首田园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初步领会学习组诗的方法。 2. 通过对比李绅的《悯农》,初步感知田园诗的特点,明白田园诗多表达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板块一 自学古诗 组内交流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古诗一般用什么方法?(预设:借助注释、借助词语手册、抓关键词、借助插图、猜读……) 用上这些好方法自己读一读,学一学这两首古诗。 四人小组一起读一读,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大家一起来帮忙。 板块二 比较诗题 尝试发现 出示两首古诗题目:指名读、随机正音“兴”,解释“杂兴”、了解《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是一组大型田园诗。 比较题目:读一读两首古诗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相同:都是写乡村的古诗,第一首里面有“乡村”第二首里面有“田园”。不同:四月指农历四月份,四时指四季。 根据学生交流进行板书与小结: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生活为主的诗叫田园诗。 板块三 比较内容 聚焦相同之处 两首诗都是田园诗,除了题目有相似,内容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请大家对比着读读,想想你又发现了什么?(预设:都写到了农民的生活、都写了初夏的农村)让我们走进诗中,看看他们在做哪些农活?默读两首古诗,哪些诗句描写了农民做农活的场景,用“_____”划下来,圈一圈做了哪些农活。 预设:蚕桑、插田、耘田、绩麻、种瓜 交流圈出的农活,聚焦“耘田”、“绩麻”: (1)第一处:出示句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随诗认读:耘田、绩麻 (图片出示耘田和绩麻)读准“耘田”二字 。 (2)自由读诗句,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农民很忙碌、辛苦)哪两个字最能体现村民忙碌?(相机板书:昼、夜) (3)想象画面:当天蒙蒙亮的时候,公鸡都还没打鸣,只听“吱呀”一声,农舍的门开了,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农民呢? 当月儿慢慢爬上树梢的时候,农舍的窗户前倒映出一个忙碌的背影: (4)这么忙碌这么辛苦,农民你会抱怨吗?他们这么忙碌是为了什么?(出示插图感受他们笑容背后的美好期待。) (5)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齐读。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读诗句、抓关键词、想画面来感受到农民很忙碌,下面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自学剩下的两处。 交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出示句子:指名读。 (2)诗中写的是夏日农忙时节农户一家繁忙的景象,也是一位老祖父眼中的农忙景象,你从哪些词可以读出来(童孙)。 (3)如果你是诗中的儿童,除了种瓜,你还想种什么? (4)诗人晚年隐居故乡石湖,以老农自居,以老祖父的眼光爱怜地看忙碌的农户,有播种就有收获。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孩子们说些什么? (5)指导朗读:我们以老爷爷的口吻来诵读这两句诗。 5、交流:“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出示诗句,指名读诗句,这首诗中的农民又在干什么农活?随诗认读“蚕桑”读准平舌音。 (2)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农民的辛苦?(预设:闲人少、才了……又) (3)当当小诗人,说说农民们还会干什么农活? 出示: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 )又( )。 (4)指导朗读。 板块四 小组合作 比较不同之处 1、同样是写农忙,但两首古诗的写法是有不同的,小组合作:对比读读两首古诗,发现不同之处,完成学习单。 不同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人物 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