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553755
历史:4.13《隋唐政治新格局》教案(2)(华东师大版第二分册)
日期:2025-10-2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124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历史
,
4.13
,
隋唐政治新格局
,
教案
,
华东师大
,
第二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教案 一、南北朝的终结与隋、唐的建立 南北朝时期 北朝:北魏——— 东魏———北齐 北周———隋 西魏———北周 隋———唐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后期,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同年(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仍以隋都长安为都城。 隋朝在制度层面作了改革与创设。唐朝继承发扬,推广改进,使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呈现新的气象和特点。在隋、唐两朝的制度创新中,尤为重要的是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 二、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1、三省六部: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更趋规范化、程序化。 制度规定,中央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2、政事堂:唐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形式颁布执行。其后,凡被加以特定官衔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宰相,致使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 (评价)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不过,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将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三、科举制 1、选官制度的沿革:秦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采用推举的方式。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更凭借显赫的声望逐渐把持选举大权,庶族子弟多遭排斥。科举制是一种(特点)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创立)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内容)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考取难度也最大。 2、科举制度的作用·与推举制度的比较: 先前的推举制,还使推举人和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地方门阀往往凭借这种盘根错节的政治、社会联系扩展自己的势力,对统一王朝构成潜在威胁。①科举制使中央政府得以网络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②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利完全收归中央后,经科举入仕的都成为“天子门生”,于是,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3、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差产生了深远影响。隋唐之后,科举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一直沿用至清末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教案 2025-2026学年 《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版)(2025-10-23)
江西省多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2025-10-23)
安徽省宣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2025-10-23)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后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 《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版)(2025-10-23)
安徽省宣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2025-10-2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