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53834

历史:1.1《鸦片战争》教案(1)(旧人教版高一上)

日期:2025-10-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23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历史,鸦片战争,教案,人教,高一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版封建社会 第1节 鸦片战争 教案 重点难点:   1.重点:⑴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⑵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   2.难点:⑴鸦片战争的原因。⑵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课型设计:新授课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介绍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和分期。然后提问学生:关于发生在16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我们并不陌生。中国禁止毒品输入,遭到痛打;西方贩卖鸦片,为国法所容;中国在本土作战,惨遭失败,英国海盗式袭击一举胜利;正义战争受到惩罚,殖民战争取得成功;中国社会按自身矛盾运动的固有轨迹运转,遭到历史扼制,西方社会按固有轨迹运转,却获得历史成功。正义遭到惩罚,野蛮亵渎了文明,劫掠者弹冠相庆,自卫者俯首求降。为什么会是这种结局呢 结局一定会这样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新的学习。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和中国 1.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   教师首先提问学生:19世纪上半期世界历史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学生能够答出是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教师再次提问学生工业革命的影响都有哪些?这其中哪些会影响到中国?关于影响,学生可能回答不全面。教师稍做补充,指出,由于生产力极大提高,产品极大丰富,这就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否则其发展就会停滞不前。英国完全征服印度后,自然就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 2.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   关于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先看书,然后出示下列空白表格,由学生填写适当的内容。 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两国比较 国别中国英国 时间 地理位置 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 军事力量 对外政策 中英贸易 综合国力   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填写,不但能对中国的中国封建社会危机四伏的衰落景象一清二楚,而且对欧亚大陆两端的中英两国兴衰格局有鲜明的比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理解。 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教师通过刚才对表格的分析,引出中英贸易的不平等,提问学生英国出现贸易逆差的原因。估计学生能够说出表面原因,但是对深层次的原因概括不清。教师此时概括出两点原因,一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的工业品具有顽强的抵抗力,二是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限制,使英国不可能在中国为自己的商品打开市场。   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闭关锁国政策做出正确评价。   然后分析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会做出哪些努力?由此引出特殊商品———鸦片。   教师此时利用扩展资料“鸦片贸易”简单介绍后,提问学生疯狂的鸦片走私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中国政府内部有什么反响?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响?此问题由于学生对初中知识和现实生活的了解,可以答出危害、对策及其原因。 2.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和虎门销烟   首先引导学生看书,由学生说明林则徐在禁烟运动前的主张,然后再对比他在禁烟运动中的作法。思考下面的问题:为什么会虎门销烟这一壮举?它说明了什么?加深学生对疯狂的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的认识,并且强化学生对中国正义立场的肯定。由此说明鸦片战争中国方面的正义性。 三、鸦片战争 1.原因   此时,由学生概括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借口)。学生应该能够说出根本原因、但是对直接原因和借口则容易混淆。教师应该加以区分:直接原因是维护罪恶的鸦片贸易,借口是虎门销烟“危害了”英国的利益。 2.过程:   学生看书,理清战争经过的两个阶段和重要事件。教师给出有关英国侵略和中国人民抵抗的材料,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识。 3.结果:   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