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42374

(公开课)18 月光启蒙 课件(25张PPT)+教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4410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开课,月光,启蒙,课件,25张,PPT
    品读感悟 +方法实践课 第4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节奏的朗读课文中的民歌、童谣,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优美及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特点。 2.从“美妙”入手,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品味“夏夜之美妙”“民歌童谣之美妙” ,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从而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 借助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 ;品读语言感受浓浓的母子情深进行拓展。提高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美妙”入手,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品味“夏夜之美妙”“民歌童谣之美妙” ,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从而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难点:借助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 ;品读语言感受浓浓的母子情深进行拓展。提高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 学生: 让学生课前搜集民歌民谣,感受民歌民谣的幽默、风趣。 教师: 准备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 主题导入,初解题意 1同学们《爱如茉莉》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之间那平淡却深厚的感情,《月光启蒙》又能让我们从中了解到什么真情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月光启蒙》一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课题:18 月光启蒙)齐读课题 2.质疑:,题目是文本内容的凝练,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你认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板书:(1)为什么叫“月光启蒙”?(2)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启蒙? 3. 解决问题(2):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启蒙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 生汇报。 出示最后一段话,生读。交流: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启蒙呢?(板书:歌谣 神话 谜语) 引读最后一段话: “月光启蒙”就是———(生齐读)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月光启蒙”就是———(生齐读)母亲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月光启蒙”就是———(生齐读)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过渡: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月光启蒙”?那些美好的夏夜,给了“我”怎样的回忆?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二)走进“月光”,感悟母爱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节描写的好处,本文也有许多感人的细节描写,你能找出来吗?默读课文,画出最打动你的语句,作批注。 2.汇报交流: 出示书中插图:儿时的“我”就是在这样的夏夜,在这个篱笆小院聆听母亲唱歌谣的!看了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表感受,教者随机认可、引导) 重点品悟之———夏夜之“美” (1)重点读悟之一:(夏夜“月光”之妙) 出示句1: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夏夜的月光美。) 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柔和”“洒满”等词语来想象夏夜月亮升起的情景,感受月色下的恬静和安详。(感情朗读)板书:柔和的月色 出示句2: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生品读,抓“如水的月色”“ 玉石雕像”感悟月色之美,感受月色下母亲形象之美。 板书:如水的月色 (2)重点读悟之二:(夏夜母亲“形象”之美) 出示: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这是月色中的母亲,从母亲身上也感受到了美。) 引导学生抓住“忙”“洗”“换”体会母亲勤劳、朴素的美;从“搂”“唱”体会母亲的慈爱美。(感情朗读) 过渡:母亲吟唱出来的歌谣又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播放母亲清唱的歌谣,听完母亲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