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551764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5黄河颂教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296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黄河,教案
  • cover
5 黄河颂 光未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体验感受并背诵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蕴含的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浓烈的爱国热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点燃激情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多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撒热血;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曾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为祖国而战斗。 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它的词作者———著名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了解作者,明确背景 1.作者介绍: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背景简介: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光未然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 四、朗读课文,把握情感 1.播放录音范读,学生听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感情。(配乐《黄河颂》) 要求:(1)标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2)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情感. 2.检查学生字词 (1)给下列字注音。 巅(diān)?峰? 屏障(píngzhàng)? 狂澜(lán) ? 哺(bǔ)育? 澎湃(peéngpài)?? 磅礴(páng bó) 流泻(xiè)?宛(wǎn)?转 九曲(qū)连环 气魄(pò) 浊流(zhuó)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澎湃:波涛相击,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狂澜:巨大的波浪。 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屏障: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 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发源地。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 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4.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诗歌。 学法指导:朗读提示:(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2)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五、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明确:“颂”字,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无论那个时代,黄河都象征着中华民族博大的血脉和精神。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雄的儿女,向着黄河发出了颂歌。 2.请按“序曲———主体———尾声”划分诗的层次。 明确:绘黄河(序曲)———望黄河、颂黄河———学黄河(最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