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556169
历史:3.1《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测试(1)(旧人教版高三)
日期:2025-05-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115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历史
,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
测试
,
人教
,
高三
第三章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测试 一、选择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 )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政策 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D.颁布均田制 2.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封建化的完成 C.阶级矛盾的激化 D.北方民族的融合 3.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行的直接原因是( ) A.改革由皇帝主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吸引 C.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以稳定统治 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 C.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以扩大统治区域 D.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5.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政治制度 6.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7.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 A.迁移、杂居、互相通婚 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 C.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 D.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压迫斗争 8.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 C.农业化的过程 D.封建化的过程 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径有( ) ①民族迁徙 ②联合斗争 ③友好交往 ④统治者的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问答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一、1.A 2.D 3.A 4.D 5.A 6.A 7.C 8.A 9.D 二、答: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①整顿吏治。北魏制定了俸禄制度,禁止官吏贪赃枉法。②颁布均田令。以此来保证赋税收入和徭役调发。③迁都洛阳。为加强对中原的控制,494年他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④学习汉族文化。他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进行了改革:禁鲜卑语,学汉话;改用汉姓;禁胡服,仿南朝服装制定官吏、妇女冠服;提倡与汉族通婚等。 历史意义: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多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改革有利于北方社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改革使社会安定;魏孝文帝改革后,政局稳定了二十多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届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5-01)
2025届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检测(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5-01)
2025届山东省齐鲁名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四)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5-01)
2025届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巩固提升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5-01)
2025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5-0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