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586780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新课标)(共32张PPT)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85243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四年级,32张,新课标,人教,变化,下册
  • cover
课件32张PPT。 黄河的雄伟气势令无数的诗人、作家为之赞叹。今天,我们将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黄河,了解它的变化和它是怎样产生这种变化的。 黄河,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1.认识8个生字,理解文中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重点) 3.激发保护黄河的责任感。(难点)1.朗读课文,学习文中生字词,小组内互相纠正; 2.读完后,理清课文结构,给课文分段。 祸 乃 侵 蚀 垦 扣 亩 营huònǎishíkěnqīnkòumǔyíngzhē (折腾)zhé (折断)zhē shé 折小猫在花园里折( )腾,弄得枝折( )花落,把几盆花折( )磨得奄奄一息。shé (枝折花落)zhé 多音字繁衍——— 忧患——— 沉积——— 频繁———肥沃——— 茂密——— 暴烈——— 凶猛——— 破坏———繁殖祸患沉淀屡次贫瘠稀疏温顺温和近义词反义词保护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如今的黄河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可它曾经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比喻,表明了黄河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如何呢?昔日的黄河过去的“摇篮”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现在的黄河凶猛暴烈折腾百姓 黄河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这里列举的数字有什么作用呢?    作者用这种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黄河变了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是什么使黄河变成了祸河呢?泥沙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米~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快速朗读第六自然段,思考: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自然因素:气温转寒暴雨集中结构松散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人为因素:无限制地开垦放牧,破坏绿色植被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泥沙越积越多决口改道频繁连续用12个“越”字有什么作用?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作者连续用12个“越”字,强调人为因素加剧了黄河泥沙的增多,指出了人们破坏大自然的行为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其最终后果就是黄河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灾难。开垦荒地农作物减产水土流失恶性循环泥沙越来越多 读第七自然段,想一想:科学家为了治理黄河设计了哪些方案?一、黄土高原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二、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三、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四、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才能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这样数管齐下,让黄河变好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