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29张PPT。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蛋白质那么这两类物质,究竟哪个是遗传物质呢?它的菌落光滑(Smooth),菌体有荚膜,是有毒性的球型菌,能够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病。它的菌落粗糙(Rough), 菌体无荚膜,是无毒性的球型菌。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课堂探究2.活体细菌转化实验由于体内有活的S型菌的作用。活的R型菌变成了活的S型菌。②d组小鼠为什么会死亡呢?③d组中活的S型菌如何出现? 活的S型菌使小鼠死亡。 ①对比a、b两组的实验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对上图实验的讨论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④什么使活的R型菌转变成活的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使活的R型菌发生了转化。 荚膜 蛋白质 DNA DNA+DNA酶 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 R R R S R S型细菌R S①②③④⑥⑤少多3.离体细菌转化实验R型菌R型菌R型菌问题探讨(1)实验过程中①②③步说明了什么?⑤⑥步说 明了什么?为什么设置④步? 蛋白质和荚膜不能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DNA能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转化来的S型菌中的遗传物质改变了;设置④步为条件对照,进一步确定DNA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物质。设计思路是将DNA与蛋白质、荚膜分开,分别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直接地、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2)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3)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吗?能。通过上述实验证明了DNA在细菌转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埃弗里的实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由于埃弗里实验中提取出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因此,有人对他的实验结论表示怀疑。思维碰撞埃弗里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DNA病毒)是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 T2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含C、H、O、N、 )(含C、H、O、N、 )35S32P同位素示踪法1.T2噬菌体猜测:进入细胞的是DNA,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什么物质进入宿主细胞内?电子显微镜下的大肠杆菌和噬菌体用被标记蛋白质外壳的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结果: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2.实验过程用被标记DNA的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结果:上清液放射性很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说明: 32P(噬菌体DNA) 传递给子代科学家在沉淀物中得到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裂解后,又得到大量子代噬菌体。说明: 35S(噬菌体蛋白质) 传递给子代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上清液沉淀物放射性高 保温 搅拌离心1.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元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标记?用14C和18O同位素标记可行吗? 2.怎样让噬菌体蛋白质中的S和DNA中的P被标记?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讨论DNA是唯一的遗传物质吗?烟草花叶病毒(TMV)【敢于质疑】三、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RNA蛋白质感染烟草感染烟草RNA 酶处理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分离分离重组重组感染新的病毒实验的结论是什么?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TMV B小结:列表比较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1.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①少无毒R型 ②多无毒R型 ③少有毒S型 ④多有毒S型A.①④ B.②③ C.③ D.①③B课堂小练2.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 )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B3. 用肺炎双球菌进行下列实验:在培养基①中加入R型活菌和提取的S型菌的DNA,在培养基②中加入R型活菌和提取的S型菌的蛋白质,经过一段时间适宜条件的培养后发现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