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16993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课件+教案)

日期:2024-05-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127280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批注,课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教学设计 课题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下 学习 目标 1.了解圈点批注法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圈点批注法阅读文章。? 2.以读为核心,思考品悟,点燃阅读小说的激情。? 3.理解小说深刻的主旨,关注普通人的生活 重点 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 难点 学会运用圈点批注法阅读文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在老北京许多人以拉黄包车为生,今天我们就结识为一位拉黄包车的人,这就是骆驼祥子。下面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去深入了解骆驼祥子。 出示图片,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引课让学生产生了解骆驼祥子的欲望。 讲授新课 一、名著导读:《骆驼祥子》 (一)作者简介 老舍,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老舍作品成功地运用了富有生命力的北京口语词汇,使作品语言透露着独特的京韵,作品生活气息醇厚,地方风物、民情风俗真实感人。 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小说的地方特色。 (二)内容简介 《骆驼祥子》中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当时老舍觉得该题材可以写成一部小说。 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老舍的朋友随后又说起另外一个车夫的故事,他被军队抓去了,哪知转祸为福,乘着军队转移之际牵回三匹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故事的原型。老舍决定把骆驼与车夫结合到一起,用骆驼引出主人公祥子的出场。老舍把祥子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平。 1936 年的春夏,老舍痴迷地搜集材料,不断润色祥子的形象。山东大学闹了学潮,老舍辞去教职,专心地投入到《骆驼祥子》的写作中。1937年1月,小说在《宇宙风》连载。 《骆驼祥子》写于抗战前期,以20年代的北京为背景,通过对人力车夫祥子一生三起三落最终沉沦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下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祥子的遭遇证明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奋斗改变自己的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人物简介 祥子:祥子本是农村人,后来到城市谋生。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常见的职业———拉洋车,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老实,健壮,坚忍,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能养活自己,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了,经过三起三落,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虎妞: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虎妞心计重,在小说中兼有双重身份:车厂主刘四的女儿,人力车夫祥子的妻子。这似乎是矛盾的两面兼于一身,使虎妞的性格呈现出双重性,一方面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方面剥削者的意识已经渗透到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是家庭的占有者、支配者。 刘四爷:残忍霸道的人和车行的车主,六十九岁。为人苛刻。祥子的雇主。旧社会的袍哥人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