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620798

2.16《网络课堂:各地民居的建筑材料》(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5-10-0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128805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16,网络课堂:各地民居的建筑材料,课件,教案,练习
    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第二单元第16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网络课堂:各地民居的建筑材料 单元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不同地区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与当地资源有着密切联系。 科学探究: 1.能用观察、查资料和调查的方式收集信息,并能用拍照的方式进行记录。 2.进一步熟练将拍摄到的照片上传到网络的技能,并能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 3.通过分析不同地区同学上传的资料,能发现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与当地资源有着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自然,认识到人类掌握了自然规律,就可以利用自然资源。 重点 知道不同地区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与当地资源有着密切联系。 难点 通过分析不同地区同学上传的资料,能发现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与当地资源有着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说一说,你家的房子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积极回答问题: 我们家的房子是用砖垒的 我们家的房子是石灰沙子磨得 身边知识引入,调动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知识思考问题 讲授新课 一.活动任务 1.引导学生展示交流:小组内讨论搜集到身边的民居 2.引导:民居的形态和构造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我国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多风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3.自然环境对我们房屋结构和材质的影响 二.搜集信息 各地的居民都有各自的特色,使用的材料也不同。 1.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图片。 2.认识四合院 展示图片———文字介绍 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夏天有效地遮荫纳凉,冬天又可以很好地采光保暖。 3.认识窑洞———位于黄土高原———山西、陕西等省份;利用黄土,因为黄土广布,直立性好。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其他季节降水少。 4.认识蒙古包———位于内蒙古高原,气候干旱,草场广布,放牧牛羊。 提问:为什么不像我们这边一样把房屋建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呢? 5.认识平顶房———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新疆,所在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你知道为什么吗? 6.认识江南水乡的房屋———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提问:你知道南方的民居有什么特点吗? 7.认识竹楼_位于我国云南、贵州省 8.总结:其实,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还有很多有特色的民居。展示沿海地区的海草房、福建客家、西藏的碉房 9.总结:不同地区因为自然条件不同,盛产不同的材料,房屋的建造材料也不同。 三.上传资料 请同学们登录科学网,上传民居的照片和调查情况,并讲好要求。 四.交流分享 通过调查这么多的民居,你发现了人民建造民居时主要考虑了什么? 五.拓展提升 民居的建立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除了气候和材料外,还有地形的影响 1.展示交流:把自己收集到的民居材料给组内朋友们分析。 北方房屋多为砖石瓦结构,屋顶坡度较小,横梁为木材 2.因此我国北方地区多使用烧制的砖瓦建造房屋 3.展示交流:夏季将水多,其它季节降水少,屋顶坡度不大,窗户相对小,防寒保暖 1.根据自己的见闻,说一说认识的民居 2.认识四合院,并注意提取信息———四面有房子,青砖灰瓦,砖木结合 3.从材料中可知,窑洞的建筑材料是就地取材 4.看图片,交流讨论 材料取自动物皮毛和木材,属于就地取材 学生思考: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蒙古包便于拆卸 5.学生讨论交流得知:材料主要是土、木;屋顶建成平的,可以晾晒东西,夏季夜晚还可以到屋顶乘凉 6.我国南方地区,材料主要是石、砖、土;降雨多,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 窗户大,为了通风散热 7.交流后发现:气候炎热,当地盛产竹子、木材,就地取材。 气候炎热多雨,上下两层,是为了通风散热 8.从图片中获取新的知识 9.善于归纳,善于总结 上传图片及文字信息 学生讨论总结:在建造住宅时,人们通常考虑两个重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