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39295

第22课 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课件(21张幻灯片)

日期:2024-05-05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21396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2课,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目 录 一、图片欣赏 二、昆剧简介 三、昆剧来历 四、有奖问答 昆剧简介(1) 昆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昆剧曾经有"昆山腔"(简称"昆腔")、"昆调"、"昆曲"、"南曲"、"南音"、"雅部"等各种不同的名称。一般而言,着重表达戏曲声腔时用昆山腔,表达乐曲、尤其是脱离舞台的清唱时用昆曲,而将指表演艺术的戏曲剧种,则称做昆剧。 昆剧简介(2) 昆山腔融合北曲与弋阳腔、海盐腔等南曲诸腔于一炉,并加以提炼,其音乐上的艺术成就是史无前例的。在节奏上,除了通常的一板三眼、一板一眼外,又出现了赠板,使音乐布局的空间增大,变化增多,其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特点也愈加突出。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徐疾以及咬字发音,并有“豁”、“叠”、“擞”、“嚯”等腔法的区分以及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音乐伴奏也颇为齐全,管乐有:笛、箫、唢呐等,弦乐有:琵琶、三弦、月琴等,打击乐有:鼓板、大锣、小锣、铴锣、云锣、小钹、堂鼓等。由于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上赠板的广泛使用,字分头、腹、尾的吐字方式,以及它本身受吴中民歌的影响而具有的“流丽悠远”的特色,使昆腔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 特征与风格 昆剧简介(3) 昆曲剧目共计保留了来源于南戏、传奇作品和少量元杂剧的400多出折子戏。现存辑录折子戏的曲谱有《纳书楹曲谱》、《遏云阁曲谱》、《六也曲谱》、《昆曲大全》、《集成曲谱》、《粟庐曲谱》等。《审音鉴古录》是较早的身段谱。演出较多的有100多出,如《浣纱记—寄子》、《宝剑记—夜奔》、《鸣凤记—吃茶、写本》、《牡丹亭—闹学、游园、惊梦、寻梦、拾画、叫画》《玉簪(zan)记—琴挑、秋江》、《渔家乐—藏舟、刺梁》、《长生殿—定情、酒楼、絮阁、惊变、哭像、闻铃、弹词》。 一起读: 中国戏曲,由宋元南戏到金院本、元杂剧、逐渐推进、衍变。元末农民起义,推翻了蒙古贵族的封建统治之后,广大的南方各族人民,在政治上摆脱了民族歧视的枷锁,生产有所恢复,商业渐趋(qu)发展。此时中国的戏剧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北剧”(元杂剧)没落,”南戏”复兴的现象。 (1)想一想: 昆剧,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昆剧曾经有( )、( )、( )、( )、( )、( )各种不 同的名称。一般而言,着重表达戏曲声 腔时用昆山腔,表达乐曲、尤其是脱离 舞台的清唱时用昆曲,而将指表演艺术 的戏曲剧种,则称做昆剧。 (1) 昆山腔 昆调 昆曲 南曲 南音 雅部 (2) 中国戏曲,由宋元南戏到( )、 ( )、( )、( )。 ( )起义,推翻了蒙古贵族的 封建统治之后,广大的南方各族人民, 在政治上摆脱了民族歧视的枷锁,生产 有所恢复,商业渐趋发展。此时中国的 戏剧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北 剧”(元杂剧)没落,”南戏”复兴的 现象。 金院本 元杂剧 逐渐推进 衍变 元末农民 (2)辨一辨 (1) 三打白骨精 (2) 武松打虎 (3) 白娘子(白蛇传) (三)填书名 《纳书楹曲谱》、《遏云阁曲谱》、( )、 ( )、《集成曲谱》、《粟庐曲谱》等。 《审音鉴古录》是较早的身段谱。演出较多的有100 多出,如( )、《宝剑记—夜奔》、 《鸣凤记—吃茶、写本》、《牡丹亭—闹学、游园、 惊梦、寻梦、拾画、叫画》、( ) 、《渔家乐—藏舟、刺梁》。 (1) 《六也曲谱》 《浣纱记—寄子》 《玉簪记—琴挑、秋江》 《昆曲大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