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643219

6 神秘的图腾形象 教案 (2)

日期:2025-11-22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280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神秘,图腾,形象,教案
  • cover
《神秘的图腾形象》教案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原始部落和图腾的知识。 2,掌握运用橡皮泥的各种技巧。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简单评价作品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1,小组合作的能力。 2,利用废弃瓶子制作图腾,培养“变废为美”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图腾柱的有关知识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小组合作完成一件图腾作品。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演示法。 课前准备:废弃瓶子、彩色橡皮泥。 教具准备:flash影片,图腾图片,图腾范作,板书的道具。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学习用具、课前准备材料的情况 二,导入:进入“原始部落乐园”(3分钟)。 播放关于原始部落乐园的flash影片,引领学生进入原始部落的情景,探讨原始部落的秘密,了解有关的人文知识和环境。 教师旁白:原始部落的知识 原始部落是指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因为血缘关系或共同获取食物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他们没有现在的房子住,住在山洞或自己搭建的木棚里面,由于营养的问题寿命不长,一生都是为了获取食物或部落之间的战争,所以部落都崇拜强壮和力量。部落有很多神秘的仪式和图腾,给我们很多的猜想。 发展:“你发现什么”(2分钟)。 通过观看影片,你发现原始部落有什么有趣、神秘的东西?提问,板书。 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关注图腾。 导入新课:神秘的图腾柱(10分钟)。 1、教师对图腾的来历进行介绍。 图腾就是把图腾弄在柱子上,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原始社会中宗教的最初形式之一。图腾为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即指一个氏族的标记或图徽。处于氏族社会的原始人相信本氏族起源于某一动物、植物或其他特定物类,并认为这种物类是其氏族的象征和保护者,因而对之加以特殊爱护并举行各种崇拜活动。原始氏族社会的这类现象即被称为图腾崇拜。原始人还常用绘画或雕刻等来作为其氏族图腾的形象及标志,将之置于房屋、帐棚、柱子、旗帜等器物之上,如立于村头或家宅前的图腾柱等;这些作为氏族标记和徽章的图腾形象均被认为具有某种灵性或神秘力量,能够保护本氏族的生存延续和发展壮大。 分析图腾的形、色、感受;提问,对话。 2、列表板书: 图腾 形(表现的内容) 色 你的感觉 1 鹰形、人面形 黑、红 神秘、崇拜 2 3 3、出示教师制作的范作,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创作兴趣。 4、图片展示图腾的制作过程。 用图片指引学生自己发现制作方法,如制作的步骤,运用橡皮泥的各种技巧等。 图腾设计大赛:(20分钟) 增强制作的热情:各小组分别是各部落的代表,聚集在这里举办图腾的设计大赛。 要求: 1、各班以四人为一组,每组选一名组长,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进行创作。 制作过程中要分工合作,讨论设计方案后,有人负责制作橡皮泥,有人负责粘到瓶子上。 2、制作完成后,组长把作品展示到讲台中。 3、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时间的把握。 展示评价图腾柱。(5分钟) 各小组成员与制作好的作品照相,并展示在讲台上。 1、互评:各学生分别拿一颗磁铁,把磁铁放在喜欢的作品上方板中。 2、自评:得票最高的三组分别获一二三等奖,颁发小奖品,请他们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3、教师简单评价。 评价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在教师博客上留言评价。 2、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变废为美”,关注环保就在身边。 板书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