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越南战争 模块:高中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 年级:高二 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卷网- 单元:第五单元第二课 课时数:45分钟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目标制定的依据性分析 1、学情分析 所教班级学生基础较好,已经具备了关于二战后雅尔塔体系下冷战格局的形成和朝鲜战争的基本知识,并具有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但对越南战争了解不多。 2.内容分析 本节课陈述了越南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基本过程和历史影响。重点是越南战争的背景和影响,难点是认识冷战格局与越南战争的辩证关系。 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一样,是二战美苏冷战格局下,局部热战的典型,对于理解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体会大国争霸对世界和平所构成的威胁,反思人类为维护和平应该作出何种努力等有重要意义。 3、知识结构 (二)目标内容 1.基础性目标 1)了解和认识: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及其解决、越战的基本过程和结果、越南战争的基本影响。 2)理解和运用:分析越南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影响;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的关系。 3)体验和反思:大国霸权对世界和地区和平构成严重威胁,是导致局部战争的根源。 2.发展性目标 4)运用全球史观分析冷战格局对朝鲜、越南战争的影响,以及朝、越战争对冷战进程的作用。 二、教学准备 1.收集和阅读相关论著 2.上网收集相关图片资料 3、制作课件 4、制作和下发小组活动任务和记录单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温故知新(1分钟左右) 资料呈现:历史图片(1954年4月26日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步入日内瓦国际会议会场)(图暂略) 设问:同学们还记得这一历史场景吗?(学生回答)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那么这次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达成了什么样的结果呢?(学生回答)(教师适当补充:日内瓦会议主要围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而展开,但由于美国的阻扰,朝鲜问题未达成协议,印度支那问题达成协议) 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回放”并呈现地图(会议后印度支那地区的政治形势图)和《日内瓦协议》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基本内容: 设问:印度支那问题究竟因何而来?作为与会国的美国为什么又要违反《日内瓦协议》的规定,悍然发动对越南人民的侵略战争?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基本过程和结果如何?残酷的战争对双方、对当时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探讨的内容。(呈现课题:越南战争) 下面首先请大家明确本课的目标(呈现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复习巩固新中国外交关于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的相关知识,并补充相关知识,以形成关于日内瓦会议更加完整的认识;并以此为切入点导入新课。 活动及期望:师生问答。能顺利回忆日内国际会议的已有知识,能从教师的补充中形成关于这次会议更加完整的认识;能由此将越南战争和朝鲜战争联系起来。 (二)明确目标(30秒钟左右) 1、内容标准:了解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2、学习目标:1)了解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及其解决、越战的基本过程和结果。 2)分析越南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影响;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的关系(全球观点、结合朝鲜战争)。 3)体会大国霸权对世界和地区和平构成严重威胁,是导致局部战争的根源。 (三)合作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1、小组合作, 你问我答(15分钟左右) 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已往的小组为单位,围绕本课的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并提问、思考和解答。 注意:1)提问一定要围绕学习目标,每人轮流向小组其他成员提问;2)按照三种方式提出学习问题———什么”、“为什么”、“怎么样”;3)问题被正确解答后再提下一个问题;4)请各小组书记员做好记录。 活动:每小组学生根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