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64657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人民版选修1教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54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人民,选修,教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二节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教案 目标: 1、掌握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2、了解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意义。 重点:孝文帝改革中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及成就,孝文帝改革后洛阳繁盛的表现 难点:北魏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及其评价 教具:教学案 教 学 过 程 学 法 指 导 基础知识填空1、 推行, ,负担的调整,都有利于农民进行生产。北魏的 大大增加“于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孝文帝还非常重视 的修建,派遣工匠赴全国各地,指导修建水利工程,促进了 地区的农业发展。同时,北魏时期 已广泛使用, 也得到推广,北魏的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2、经过北魏多年的建设,洛阳不仅成为 ,而且商业贸易之盛远远超过 和南朝的 (今南京),成为当时最大的 。3、孝文帝大力推行的改革,促进了以 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使北方出现了 的局面,为隋唐 和 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授过程预习提示:1、孝文帝改革中通过哪些措施恢复农业生产的?取得了怎样的成就?2、孝文帝改革后洛阳繁盛的表现有哪些?3、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历史意义?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内容:①均田制②整顿吏治③迁都洛阳④革除旧俗———汉化意义:①北魏孝文帝成为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改革家。②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学生浏览全课,简单梳理本课知识 农业经济 城市面貌 城市经济 民族大融合■农业生产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1、背景———孝文帝改革前的状况拓跋部入主中原时,适值北方经过近百年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土地大片荒芜,粮食严重匮乏,人民流离失所,各地暴动不断,社会动荡不安。2、发展原因:请学生阅读本目第二段,并结合“读一读”内容,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国家政策、社会环境等几个方面总结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原因。孝文帝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的实施北魏时期犁和牛耕已广泛使用促进生产力的进步21世纪教育网民族大融合的影响各族人民辛勤劳动提问:有哪些重要的措施促进了北魏农业生产的发展?①均田制的推行; ②吏治的改善和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③孝文帝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派遣工匠赴全国各地,指导修建水利工程; 21世纪教育网3、主要成就①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北魏的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②北魏的政府收入大大增加———于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繁盛的洛阳■1、洛阳的历史概况及城市变迁提问1:历史上的洛阳是怎么样的?试回顾他曾经作过哪几个王朝的都城?提问2:为了洛阳的重新繁盛孝文帝做了哪些积极的贡献?结果如何?2、繁盛的表现让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洛阳繁盛的表现城市规模城市经济 北方民族大融合■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境内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代。2、进程: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按时间线索归纳发展历程,可结合《学案与测评》P32页3、民族融合的表现:共同的生活区域共同语言文化的融合 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产生了什么影响? 4、影响:孝文帝大力推行的改革,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内迁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使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局面,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激励学生总结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特点。5、特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实质上促进了他们的封建化,使之文明程度提高,社会进步。而这种封建化又极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