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62668

湘艺版七上音乐第七单元 《生死不离》说课稿

日期:2024-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192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艺版,音乐,第七,单元,生死不离,课稿
  • cover
《生死不离》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死不离》,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七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生死不离》是湘教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首欣赏歌曲,编者对本单元设计思路是从“学唱歌曲”———赏析歌曲”———爱国情———。在学唱完歌曲之后,需要注入更深沉厚重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坚强和伟大。《生死不离》正是一首满怀深情且具有鲜明时代感的音乐作品,歌曲前部分缓慢低沉,高潮部分铿锵有力,歌词采用了反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地震中遇难同胞深深怀念,以及对活着的人们的鼓励,表现了中国同胞们无论何时都不放弃的坚定信念。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育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此阶段的孩子已具备了简单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初步感知音乐的结构,主动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且在此之前,同学们对于“汶川大地震”已有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节课奠定了情感和常识基础。 三、教学目标 研读教学大纲我们就知道,本节课的主要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对歌曲学会正确的赏析,还要通过艺术创作和表现达到升华情感的目的。 1、知识:了解歌曲《生死不离》的创作背景,并通过对其分析和跟唱,掌握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表达意图。 2、能力:通过分析、处理和演绎艺术作品开展艺术实践,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情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坚强和伟大,增强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激发他们努力奋斗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对歌曲的欣赏与跟唱,培养学生的赏析和审美能力。 2、难点:对艺术作品进行综合性表现。 五、教法学法 1、教法:本堂课,我将教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的整合和处理,把“赏析歌曲”和“艺术实践”两个部分作为载体,适时运用了情境法、展示法、谈话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从音乐外围进入音乐核心。 2、学法: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因此会让学生通过欣赏法、讨论法、创作法、演练法对艺术作品直接感知和实践。 六、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分成了四个板块,分别是:设境导入、歌曲赏析、创作实践和拓展延伸。下面,我将分别介绍着四个环节。 1、设境导入 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汶川大地震”图片。提示学生:在辉煌灿烂的“北奥会”背后,我们亲爱的祖国才刚刚经历一场极其惨烈的国殇。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两张场面迥异的图片,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抓住他们的好奇心、注意力。 2、赏析歌曲 我运用了展示法、欣赏法、谈话法和讲授法,并分五步来引导学生深入赏析和了解歌曲。 A、初听歌曲,聆听音乐的同时联想画面,听后讲述感受,师生共同回忆感人事迹。 [设计意图]建立基本的音乐感知,通过学生联想、师生交流,逐步将学生带入歌曲沉痛悲伤的情境。 B介绍背景: 北京奥运会活动处处长王久平为了表达了奥运人同灾区人民血脉相连的手足情感,所以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歌曲,并由在国人乃至世界影响力较大的著名影星成龙演唱。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到歌曲的创作动机,为进一步赏析歌曲打下基础。 C、复听歌曲,同步播放相关的视频图文。 [设计意图]从视听上强化音乐感知,加构音乐形象,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灾难的无情和人们的真情。 D、引导学生从歌曲的结构、情绪和力度等方面分析,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二段体———A部分、B部分; 混合拍子———2/4、4/4; 力度变化———稍弱(A) 强(B); 情绪处理———悲痛沉重(A) 急切呼唤(B); [设计意图]对音乐作品进行科学正确的曲式分析,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深入了解歌曲,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和分析能力。 E、层层设问,再听歌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