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695253

4.3.2 利用“角边角”判定三角形全等(课件+教案)

日期:2024-05-0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23196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3.2,利用,角边角,判定,三角形,全等
    北师大版数七年级4.3.2 利用“角边角”判定三角形全等 教学设计 课题 4.3.2 利用“角边角”判定三角形全等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作图,让学生接触事物、感之事物,获得请、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从中发现问题。 重点 “角边角”公理及其推论的应用。 难点 如何根据题目的条件和结论,选择恰当的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思考】已知如图,AB=CD,AC=BD,△ABC和△DCB是否全等?试说明理由。 解:△ABC≌△DCB, 理由: 在△ABC和△DCB中 AB =__CD_ ( 已知 ) AC =__DB_ ( 已知 ) BC__=_CB_ ( 公共边 ) ∴△ABC ≌△DCB(SSS) 由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如果给出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那么由此得到的三角形是全等的。 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角及一边,那么有几种可能的情况呢? 每种情况下得到的三角形全等吗? 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的“SSS”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既复习了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 交代了本节课要研究和学习的主要问题,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让学生通过主动观察思考,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有一个感性认识. 讲授新课 【做一做】 如果“两角及一边”条件中的边是两角所夹的边,比如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80°,它们所夹的边为2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一定全等吗? 【做一做】 测量、画三角形。同学们交流一下画这个三角形的步骤. 方法1:先画出BC=2 cm,然后画∠B=80°,最后画∠C=60°. 方法2:先画出∠B=80°,然后画BC=2 cm,最后画∠C=60°. 同学把画出的三角形剪下来,与同小组比较,看是否重合. 画出的三角形都全等. 改变角度和边长,你能得到同样的结论吗? 【总结归纳】 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几何语言: 在△ABC和△DEF中, ∠A=∠D, AB=DE, ∠B=∠E , ∴△ABC≌△DEF(ASA). 【例】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 ∠B=∠C, 证明:AD=AE. 证明:在△ACD和△ABE中, ∠A=∠A(公共角 ), AC=AB(已知), ∠C=∠B (已知 ), ∴ △ACD≌△ABE(ASA), ∴AD=AE. 【总结提升】 在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所需要的角相等时,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1)公共角、对顶角分别相等; (2)等角加(减)等角,其和(差)相等,即等式的性质; (3)同角或等角的余(补)角相等;(4)角平分线得到相等角; (5)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相等;(6)直角都相等; (7)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8)第三角代换,即等量代换等. 改变角度和边长,所画的三角形仍然全等。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 学生根据所系知识做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对三角形全等条件有了一个更清楚的理解———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懂得数学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体会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逐步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安排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分析、表达题,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角形全等的“角边角”条件。逐步培养学生推理意识和能力 课堂练习 1.如图,AB∥FC,DE=EF,AB=15,CF=8,则BD等于( B )。 A .8 B .7 C .6 D .5 2.如图,在△ABC中,AD⊥BC于D,BE⊥AC于E,BE与AD交于点F,AD=BD=5,则AF+CD的长度为( C ) A. 10 B. 6 C. 5 D. 4.5 3.如图,在△ABC 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