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第一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2.理解清末“新政”。 3.掌握20世纪初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运动。 4.掌握兴中会的成立。 5.掌握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及其思想。 6.掌握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德育目标 1.通过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认识和学习,对学生进行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而勇于探索的教育。 2.在介绍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的生平和思想时,教育学生要珍惜时光,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去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孙中山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们的主张和实践都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而是革命的、进步的,以此来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 3.通过对比分析几位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 2.兴中会的成立。 3.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的思想。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兴中会的入会誓词。 2.如何认识清末“新政”?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多媒体电教设备。 ●教学方法 1.讲述法: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通过讲述,加深学生的理解。便于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 2.比较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比较法教学,解决课堂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例如:通过对比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异同,对比革命派与维新派思想主张异同,进一步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列举法: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一些典型实例,具体史实来强化课堂直观性。 4.图示法:在讲述“资产阶级具体广泛建立”一目时,应运用图表综合分析处理这一问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从容说课 本章教学主题是“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本章历史特征,其次对每条基本线索进行分别讲述。本节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1、 教师应帮助学生重点理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历史条件。 二、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站在较高的历史层面上去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和分析具体问题。 三、对于本节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历史事件,重点要让学生把握其意义,而不是强调其过程。 四、教师教学中,要加强现代化教学设备在课堂上的使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这样我们就已经学习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的历史。在中国社会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情况下,中国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以至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都有过自己的探索,作为中国旧式的地主和农民,是不可能提出根本性的变革的,而民族资产阶级又遭受到了1898年的挫折,他们必须寻找新的武器。既然依靠清王朝无法达到目的,那么,自然有一部分人要抛弃清王朝,这就引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板书]第三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 [教师讲述]请大家首先阅读本章引言,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教师提问]通过阅读引言第一段,请回答: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的国际背景怎样 [学生回答]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入侵,日俄战争爆发,民族危机严重。 [教师提问]通过阅读引言第二段,请回答,辛亥革命发生的经济基础、革命的性质、任务以及发展的结局怎样 [学生回答]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这次革命在全国迅速、广泛地发展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