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732923

长春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醉翁亭记》课件(幻灯片22张)

日期:2024-05-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11135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长春,九年级,语文,下册,17课,醉翁亭记
  • cover
课件22张PPT。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欧阳修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认识六一居士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为官廉政的欧阳修遭受诬陷,被贬为滁州(今滁县)太守。心情郁闷的欧阳修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僧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便于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这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号“醉翁”来命名这座亭子。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时代背景听读课文,纠正字音生字滁( )壑( )琅琊( ) 暝( )晦( )辄 ( ) 肴( )野蔌( )颓然( ) 觥筹( )阴翳( ) 潺( )霏( )伛偻( )chúhèláng yámíngY?lǚyáosùtuígōngchóuyìhuìzhéchánfēi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第一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第二段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第三段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第四段层次清晰、井然有序,用21个“也”字,构成21个判断句,把全文自始至终一贯到底,是本文结构特色,用极俭省的词语概括各段内部层次是本文的背诵诀窍: 一、山—水—亭—名—太守 二、朝—暮—春—夏—秋—冬 三、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四、太守归—宾客去—禽鸟乐—人之乐—太守 乐其乐  快速背诵法写景的顺序和作用1、本文写景有以下几种顺序,请指出各自的启句、结句。 (1)自远而近,从--到--。 (2)自早到晚,从--到--。 (3)自春至冬,从--到--。 (4)自外而内,从--到--。 (5)山间夕照全景,从--到--。 2、关于本文写景的作用有下边几种说法,是否都有道理,说说你的看法。 (1)突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 (2)表现琅琊山的胜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