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734050

百合花 教案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227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百合花,教案
  • cover
《百合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学会用心理活动、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军民的深情厚谊,感受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教学重点】 赏析作者的巧妙构思。 【教学难点】 赏析情节结构之巧。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作者茹志鹃的资料, 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个跟女同志说话都会满脸是汗,衣服刮破却不肯让缝,枪筒里插菊花的小通讯员,是多么的腼腆、羞涩、执拗又热爱生活呀!可恰恰是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为了救护群众放弃了自己的性命。同样淳朴善良的新媳妇一针一线的为已经牺牲的小通讯员缝着衣服,最后将自己唯一的嫁妆,那条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在了那平凡的拖毛竹的青年的脸上。何其伤感,作者又是怎样巧用心思,达到这一效果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小说《百合花》。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学会用心理活动、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 三、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说说你自学会了哪些知识,查找了哪些知识,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 1、介绍作者 茹志鹃(1925—1998),当代女作家。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于上海。 主要作品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高高的白杨树》等。新时期以来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儿女情》《家务事》《一支古老的歌》等。 2、写作背景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各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3、展示重点词语读音 撂(liào) 讷(nè) 憨(hān) 讪(shàn) 嬷(mó) 砦(zhài) 磕(kē) 瞅(chǒu) 拗(niù) 虔(qián) 髻(jì) 忸怩(ni?ní) 4、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张皇:恐慌,慌张。 讷讷:形容说话迟钝。 憨憨 :傻气,难为情。 讪讪:形容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的样子。 四、课堂活动过程 活动一:欣赏美文,理清文章思路 同学们,首先我们认真倾听课文录音,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文章的美,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的情节。 开端→通讯员带“我”去包扎所。 发展→新媳妇借给我们被子。 高潮→新媳妇给通讯员缝衣。 结局→新媳妇执意献出新被。 2、我会找出能够提示结构层次的语句,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23):写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第二部分(24—45):写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 第三部分(46—60):写通讯员为了保护担架员壮烈牺牲,新媳妇怀着崇敬、歉疚的心情给他缝衣服。 第四部分(61-62):写新媳妇执意将自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入殓。 活动二:书声琅琅,合作探究 同学们,优美的文章需要我们有感情的朗读,深入体会,现在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然后结合课文的旁批对描写小桃树的语句进行圈点勾画,然后自主探究下面问题: 1、“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线索人物。 2、“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