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740563

第五单元第二课时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我不挂帅谁挂帅(课件+教案)

日期:2024-05-1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538966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挂帅,第五,我不,教案,课件,单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我不挂帅谁挂帅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2.促进学生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唱腔、板式及其音乐情绪,能初步地分辨京剧的行当、角色,知道京剧音乐中的文武场、脸谱、服饰等音乐知识。 重点 了解京剧知识。 难点 能够学着演奏一段京剧的锣鼓经,试着走一走台步,并在班内出一期有关京剧文化的墙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梅兰芳简介:梅兰芳(1894—1961)京剧表演艺术家。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9岁开始学习青衣、花旦戏。11岁出台。以嗓音圆润,唱腔柔婉,身段优美,表情细致,享誉全国。先后排演了古装新戏《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一批剧目,对扩大京剧艺术表现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18年后与余叔岩、杨小楼合作演出《打渔杀家》、《霸王别姬》等著名剧目。通过长期舞台实践,将青衣、花旦、刀马旦融为一体,巩固并发展了京剧“花衫”行当,为旦角表演艺术开辟了广阔途径。在传统基础上,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进行革新创造。梅兰芳在京剧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中年以后形成了雍容华贵的“梅派”艺术,影响深远。抗日战争时期蓄须明志,拒绝在敌伪统治下演出,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兰芳经常到厂矿、农村,并到抗美援朝战地演出,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对自己经常上演的剧目,从文学、表演上不断加工整理,精益求精。在《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断桥》和1959年排演的《穆桂英挂帅》等剧中,塑造了许多动人的艺术形象。梅兰芳是京剧走向世界舞台的开拓者,数度去日本、美国、苏联访问演出,扩大了京剧的国际影响 。他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 梅兰芳被誉为四大名旦之首。京剧旦行先后成名的四位有代表性的演员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和荀慧生。 了解梅兰芳生平。 使学生对梅兰芳这位京剧表演艺术家有一定的了解。引起学生好奇,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聆听《这一份书信来的巧》1.剧情介绍:三国时期曹蜀之争,蜀将黄忠杀退曹将张郃,攻占天荡山、智斩敌将夏侯渊,夺取了曹军重镇———定军山。2.《定军山》选段《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听一听:辨别唱腔形式体会唱腔中的咬字方法。唱一唱:跟音乐片段学唱两遍。演一演:边“唱”边“做”表演片段。赏一赏:京剧名家谭派继承人———谭元寿。读一读:同桌两人分角色朗读对话,半分钟后展示。 二、《我不挂帅谁挂帅》1.聆听《我不挂帅谁挂帅》2.【西皮流水】是一种速度较快的京剧板式。板式泛指节拍。板=强拍;眼=次强或弱拍。二拍子=一板一眼, 一拍子=有板无眼。3.京剧的唱腔:京剧的唱腔种类繁多。如:二黄、西皮、吹腔、四平调、高拨子、南梆子、昆曲等。其中,二黄和西皮是京剧的主要声腔。二黄和西皮是两种声腔的总称。在一般情况下,二黄的唱腔流畅、舒缓,是一种平和、稳重、深沉、抒情的腔调,很适合表现沉思、忧伤、感叹、悲愤、压抑的情绪;西皮的唱腔流畅、活泼、跳动、有力,是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很适合表现喜悦、激动、高昂及愤怒的情绪。4. 剧情介绍:北宋时期西夏安王犯境,边关告急。杨门一家虽屡遭奸臣陷害,但在佘老太君说服下,穆桂英以名族大义为重,决定挂帅出征。5.师:我们听了这个曲子后想到了哪个故事?6.介绍《我不挂帅谁挂帅》: 师: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个故事背景。《穆桂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