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747703

16.玩泥巴 教学设计 (5)

日期:2024-06-04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85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泥巴,教学设计
  • cover
16.玩泥巴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学习搓、团、捏、压等基本技法,使学生在愉悦的艺术活动中进行创作、表达和交流,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表现丰富多彩的泥塑作品,并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体现其应用价值。 2、操作领域: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创造想像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他们进行具有探索性的个性化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 3、情感领域:塑造带有人文主题色彩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要珍惜泥土、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要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尊重、关怀、友善、团结协作是人类的美德,提高其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玩泥的最基本的技能技巧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泥塑作品。 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主动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氛围渲染 上课一开始,以一首《找朋友》的歌曲切入课题,在学生的潜意识中率先埋下了泥土是我们的好朋友这颗种子;其次,在整堂课中贯穿了《泥娃娃》这首歌曲,在引导学生听、唱、表演的基础上挑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恰当的融入了音乐和舞蹈的成分,充分体现了艺术课这门课程的优势所在。 活动2【活动】(二)看一看、猜一猜 在这一环节中,出示大量的泥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的特征及制作方法,同时通过看一看、猜一猜、比一比的方法,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从而引出制作所有的泥塑作品都是从玩泥球、泥条、泥饼……开始的。揭开泥塑作品这层神秘的面纱,消除学生心目中“难”的概念,增强“我不但能做并且能做好”的自信心。 活动3【活动】(三)找一找、试一试 这个环节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寻找掌握搓、捏、团、压等基本技法的重要阶段。共分四层: (1)、寻找搓、捏、团、压四种基本技法,让学生在玩泥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制作时所用的手法,比比谁找的最多,使学生养成勤动脑、善思考的好习惯。 (2)、 赋予泥球、泥条、泥饼生命感,告诉学生他们不但本领大,而且还会变魔术,从而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3)、通过电脑课件,一边向学生展示泥球的变换的全过程,一边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增强其直观性和感染力。 泥球———一串葡萄———太阳花———心形项链 (4)、展示泥条的变换过程。 泥条———小房子———烟灰缸 引申:请学生联想泥条还可以变换成什么,培养其想像力。 (5)、泥球、泥条这两个好朋友的组合过程。 泥球、泥条———螃蟹———小鸟———蝴蝶———花朵 向学生进行爱护动植物的情感教育,并对学生进行祝福。本环节通过找技法———泥球变化———泥条变化———泥球泥条组合变化几个阶段的环环递进式的教学,可充分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活动4【活动】(四)、玩一玩、做一做 这个环节注重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让学生在玩中做、做中玩,通过老师的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由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拓展思路,使创作的内容既新颖又丰富多彩。 活动5【活动】(五)、评一评、说一说 本环节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把问的权利和评的权利交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最后,我还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心灵手巧”纪念盘,按下学生的手印,留下学生学习的轨迹,用于记录此刻最美好的情景。同时还引出了“泥来自于土地,它就像我们的母亲,能孕育好多好多小生命,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这一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的主题,使本课进一步升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