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798007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3.8、《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新课标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142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3.8,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 cover
8、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材分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带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运用“导放结合,合作学习,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学习,进一步提高略读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垫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8个生字。 (2)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可以采取的防止水土流失的办法。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黄河知识的资料,搜集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遭受破坏的事例、数据,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采取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及可以采用的防止水土流失的办法。 2、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以及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资料。2、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谁知道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哪条河?你所知道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2.今天老师带来一段有关黄河的视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视频展示黄河过去和现在) 3.视频看完后,大家有什么感受。(生看后说感受,质疑)。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解决。 2.(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师:课文读完了,现在我想检验一下大家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请一位同学把词语读一读。齐读。 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黄河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4.引导概括:原来———摇篮 后来———祸河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相机板书。 5.现在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课文先讲了 ,接着讲了 ,然后讲了 ,最后讲了 。) 三、小组合作,探究课文 (一)师:同学们,高老师不仅是一位语文老师,而且是学校科学兴趣小组的老师,最近我遇到了一个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现在就请全班同学帮助我一起来研究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出示) A.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 C.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D.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二)请各位同学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 (三)学习黄河的过去。 1.导语:刚才大家经过激烈的讨论,相信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 2.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指名回答,课文中说原来的黄河流域可以与今天的江淮流域媲美,现在就请看一下今天江淮流域的美景(课件展示昔日黄河流域,出示第三段) 3.黄河的水哺育了炎黄子孙,所以人们把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面对这样美好的河流,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读。(什么样的语气读?热爱、向往、感激、自豪、骄傲、赞美)指名回答。 4.请各位同学怀着热爱、赞美、向往之情一起向全国人民展示过去黄河之美。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黄河的现在。 1.过渡:这样美好的摇篮,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子呢?我们就来交流第二个问题。(你是从课文哪些自然段了解到的?)出示课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