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801390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1《古诗词三首》(人教版)(共38张PPT)

日期:2025-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7152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词三首,人教
  • cover
课件38张PPT。 课文导入 自读要求自读检测初读感知品词析句拓展延伸 古诗词三首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繁荣的都市,感受着现代文明的气息,同时也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举目高楼大厦,却难见蓝天白云,举足车水马龙,却总是来去匆匆呀。这就是我们都市生活的最真实的写照了,于是假日里,我们便走出都市,向往……(蓝蓝的天空,碧绿的山原,清新的空气……)这样的地方有吗?    (乡村) 其实很多诗人都喜欢乡村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几首乡村的诗。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同桌互读课文,纠正生字字音。再读课文,思考结合课文理解诗意。Cán sāng Yún jì            蚕 桑 耕 绩guì ruò suō         鳜 箬 蓑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liǎo)蚕桑又插田 。学习《乡村四月》作者介绍 翁 卷 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南宋诗人。能诗,与徐玑、徐照、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山原:指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 空的光辉。 子规:杜鹃鸟。 了:结束。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这句诗写了哪些景物? 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作者描绘的是江南水乡的初夏美景。 诗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蹄叫,天空中烟雨蒙蒙。上一句板书你从哪两个字可以看出农民农活繁忙呢?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才”“又”说明了农民的劳动的繁忙紧张。 诗意: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与赞美之情。乡 村 四 月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解释2江南农村初夏美景(景) 紧张繁忙的劳动景象(人)解释1 体现了作者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人民赞美。这首诗表达诗人的怎样的情感?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学习《四时田园杂兴》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熙十年,58岁病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 诗的代表作品。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他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本文选自《夏日》中的一首。 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 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白天 除草 搓麻线 各人有自己的活干 不懂得,不会 做,从事靠近 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己的拿手本事。 诗意: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着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