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837731

苏教版三下语文11《煮书》知识导学+同步练习+教学设计+图文讲解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9165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苏教版,三下,语文,煮书,知识,导学
  • cover
苏教版三下语文11《煮书》知识导学 知识点 一、多音字 jìn(使劲 ? 费劲)jìng(苍劲 ?劲敌) 二、近义词 奇怪———好奇 ?反复———重复 疑惑不解———?迷惑不解 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三、反义词 奇怪———常见 ?反复———偶尔 豁然开朗———迷惑不解 四、理解词语 苍劲:①(树木)苍老挺拔。②(书法、绘画)老练而雄健有力。 条幅:直挂的长条的字画。单幅的称为“单条”,成组的叫做“屏条”。 奇怪:出乎意料,难以理解。 反复:一次又一次地。 诵读:念(诗文)。 品味:仔细体会,玩味。 仔细:细心。 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豁然开朗: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 疑惑不解: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 五、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地)从爷爷书房里“煮书”两个字引发“我”的好奇。 第二部分(第2-6自然地)通过“我”和爷爷的对话讲了什么是“煮书”以及“煮书”的好处、方法。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写“我”认可了“煮书”。 六、句子解析 1.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啊!” 这段话运用了比喻修辞。爷爷把书比作人的精神食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的重要作用。 2.“爷爷,您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这是一个过渡段,从“我”对“煮书”的不解,到“我”希望“煮书”的过渡,引出下文爷爷教“我”“煮书”。 七、问题归纳 1.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爷爷给“我”讲什么是“煮书”以及告诉“我”“煮书”的好处和方法。 2.画出描写杜甫煮书的句子。 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 3. “煮书”有什么好处? 肚子里的词儿多了,说话和写文章就不用犯愁了。 4.学完文章,我们该怎样“煮书”呢? 从课文入手,多读,仔细品味,体会文章情感,牢记妙词佳句。 八、课文主题 课文通过“我”和爷爷的对话讲了什么是“煮书”,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反复诵读品味,读熟读透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同步练习 一、给下面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煮书(zhǔ? zhū) 文章(zhǎng? zhāng) 锅里(guō? guǒ) 否则(fǒu fuǒ) 范文(fàn fà)? 犯愁(fǎn fàn)? 豁然开朗(huò gǔ) 二、补充词语。 (?? )然开(??? )??? 疑(?? )不解??? 得心(??? )手??? (?? )(?? )有力 ?? 精神(?? )粮???? (?? ) (?? )破万卷,下笔如(?? ) (?? )。 三、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1.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2.一下子明白过来。 (??????????????? ) 3.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 四、仿照例子写句子。 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 不仅…还……——— _____。 参考答案: 一、zhǔ? zhāng? guō? fǒu fàn fàn? huò? 二、豁然开朗? 疑惑不解? 得心应手? 苍劲有力? 精神食粮?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1. 得心应手? 2. 豁然开朗? 3. 疑惑不解 今天不仅是阴天,天空中还飘着丝丝细雨。 教学设计 11、煮 书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爷孙俩围绕“煮书”展开的交谈,告诉学生读书的方法———反复诵读品味,读熟读透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爷爷深入浅出的讲解都是由“我”问问题引出的,通过学习也可启发学生明白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结合自己的实际摸索出适合自己读的书、学习的方法更重要。 教学目标: 1、会认字7个,理解“煮书、消化、品味”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对煮书的理解,引导学生紧扣爷爷说的话,抓住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养成积累和运用关键词语的习惯,培养会读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