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847802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单元检测卷

日期:2025-11-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3814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章,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单元,检测
  • cover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单选题 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完成以下题。 1.关于不同时期城市化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起始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以矿业城市为主 B. 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快,水平最高 C. 加速阶段,区域经济普遍以第三产业为主 D. 成熟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读“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以下题。 2.距市中心2 km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  ) A. 交通通达度低 B. 环境质量差 C. 地租昂贵 D. 服务设施差 3.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形式为(  ) A. 城市的郊区化 B. 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 C. 逆城市化 D. 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下列三幅图分别为“三种商品或服务的空间移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题。 4.图示空间移动距离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教会-日用杂货-服饰 B. 日用杂货-服饰-教会 C. 服饰-教会-日用杂货 D. 服饰-日用杂货-教会 5.工业企业寻求近河流、近铁路、近公路的低平地带进行布置的原因是(  ) A. 环境优美 B. 交通方便 C. 能源丰富 D. 人口众多 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以下题。 6.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 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C. 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 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读“聚落演变示意图”,回答以下题。 7.聚落从阶段Ⅰ演变到阶段Ⅱ,与此相对应的是(  ) A. 部分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B. 人口向乡村迁移 C. 城市规模缩小 D. 工厂呈分散分布 8.下面两图中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完成以下题。 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在(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近几年,不断上涨的房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读“我国某城市住宅小区平均房价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平均房价等值线(单位:元/米2),完成下题。 9.图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B. 附近公路干线交会,交通便捷 C. 接近高等院校,文化氛围浓郁 D. 地势平坦,工厂林立 下图是“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回答以下题。 10.图示信息显示(  )。 ①距离市中心越近,零售业分布的高度越高 ②距离市中心越近,商品的档次越高 ③距离市中心越远,商品的价格越高 ④中心商务区有明显的水平分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完成以下题。 11.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形条件 B. 交通条件 C. 人口分布状况 D. 早期商业活动 12.城市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有(  ) ①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排放 ②工矿企业排放 ③居民生活燃煤排放 ④光合作用产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城市的服务范围没有明确的界线 B. 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固定的 C. 城市的服务范围是不固定的 D. 任何城市都有其一定的服务范围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均为逢一,其余类推)。读图,回答以下题。 14.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 A. 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 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 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 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下图是“某省某中等城市功能区分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