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2.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万里长城雄伟壮观,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是人类文明的见证。然而千万年来,神奇的大自然也在缔造着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我国广西的桂林山水就是大自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去一睹它迷人的风采。(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文,扫清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带入情境。 1.范读课文。(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 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小结,并引读第一段。怪不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4.“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说桂林山水是天下最美的。这山水怎样完美地形成了天下奇美之画?读第4自然段。 5.自由读第4自然段,画出比喻句,了解“画卷”指的是桂林的山水。 文中的画卷是什么样子的?给人留下的是什么印象? 了解第1、4自然段与中间两段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背诵第1、4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桂林山水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这节课我们来具体了解这样的山是怎样的山,这样的水是怎样的水。 二、精读第二段,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笔画出来,好好地读一读,把你感受到的美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2.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清”“绿”。 (课件)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1)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静”这句读得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的沙石;“绿”这句读出赞叹之情。) (2)感悟作者表达“绿”的精妙。 引导学生把“无瑕的翡翠”与“碧绿的草坪”“绿色的玻璃”加以比较,体会作者描写的形象性和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3)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江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静、清、绿) 3.体会作者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这样概括地写,不是也能把特点写明白吗? (2)和原句对比读,说说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 小结:是的,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还要做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出示文字: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很清,还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呢! 漓江的水可真绿,多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和原句对比读,你有什么感觉? (4)指导朗读,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5)再次播放录像,音乐伴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激情点拨。 既然这一段写的是漓江水的静、清、绿,为什么这段开头,还写大海和西湖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让学生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水独特的美。) 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 (1)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 (2)播放画面,音乐伴奏,学生试背。 三、学法迁移,自学课文第三段。 1.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读读、划划、练练、说说的方法来学的,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