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5906272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新课标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63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火柴,小女孩
  • cover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课文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烧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街头。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 2. 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设身处地地引导孩子走进文本。 2.难点:让学生体会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小女孩的悲惨辛酸。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他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关于作者,你了解多少? ???学生交流。出示资料:??? ?安徒生(1805—1875),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因家境贫寒,安徒生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十四岁时独自去哥本哈根,在剧院里打杂。后来在一些艺术家的帮助下才正式上学。他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了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海的女儿》《拇指姑娘》《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二)、检查预习: ?1、生字认读、词语 ?2、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故事中的小女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学生汇报 (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刚才有几位同学都交流时都用到了“可怜”、悲惨这些词,你们和安徒生的感受是一样的,看看书,哪个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谁来读读。? 生:“可怜的小女孩”。? 2.“可怜的小女孩”。哪些句子描写了她的可怜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来谈一谈作者是如何写出小女孩的可怜的? 学生交流汇报 a、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环境的恶劣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环境描写) b.?“小女孩只好赤着脚,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抓住了小女孩的外貌体会到了他的可怜。 ?c.?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动作描写写出了小女孩的可怜。 d.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指导朗读??(强调三个“一”,抓关键词)。(强调“谁也没”,读起来体会不一样的感觉) 师总结:通过交流,我们发现作者通过外貌、动作、环境和一些小细节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是如此的可怜,然而,同学们,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点还不止这些,安徒生,这位伟大的童话大师用他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诠释着小女孩的可怜。 ?(四)、合作交流,重点探究,感悟童话的表达特点,进一步体会小女孩的可怜。 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她都看到了什么景象?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认真读书,填表格。 1.让我们先来走进小女孩第一次擦然火柴的情景。 大屏幕出示:来,请你来读。(第一次擦然火柴的情景) (大屏幕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变成红色。)为什么在火柴的光亮中看见大火炉?生(因为太冷,渴望得到温暖) ?指导朗读。 ?学生速读,交流。师完善板书。 2.那我们再走进课文来找一找,小女孩5次擦然火柴的情景,哪些句子是写她想象的,哪些又是现实的? 用括号括出想象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现实的句子。 生交流。 3.小女孩的现实就是这样,可是作者为什么要写上这么多想象的画面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体会:幻想越美好,现实就越残酷,同学们,这就是童话的特点,通过想象和现实的对比更让我们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