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5916680

10 《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2课时)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127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海滨仲夏夜,教学设计,2课时
  • cover
10 《海滨仲夏夜》 教学设计 【授课题目】《海滨仲夏夜》 【教学年级】七年级???上册 【授课形式】课堂教学 【授课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级中学实验教科书(藏族地区使用),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10课),本单元主要以中国传统的美和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为主体。而本课放在单元第二这样的一个位置其主要原因,个人认为是要讲对祖国美好山河和对美好生活环境的享受紧密的结合,要让学生建立爱国爱家爱生活的美好情操。也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并去享受这份美。还要拓展知识,要让学生有意识的去保护这来之不易的“美”。因此,这篇课文的情感目标就相对成为主要目标。 【学情分析】 本班七年级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学习精力不够集中,语言的表达能力欠缺。课外语文知识积累也较少,理解文章内容有困难,思考解答缺少条理,语文学习很不得法的,所以目前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但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对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学习很有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应采取形式多样,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时老师应“传道”,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才能更好的学习语文,丰富学识。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并能熟练的默写。 2、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欣赏作者描写的优美景色。 3、体会、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景物的写作方法。 4、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并学会运用。 5、建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道德情操。 6、建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并变化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体会比喻在文中的运用以及对表现景物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学生做好课文的预习,教师做好课件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题目、作者)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课本上的一篇文章,请大家读题<<海滨仲夏夜>>。题目好比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双眼睛,你有什么发现呢? (1)释题: 海滨:地点。仲夏:季节。 (古人以孟、仲、季分别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所以,仲即 为第二的意思,而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个月,一般来说,是指七月份。) 夜:具体时间。(题目的中心词) 2、作者简介:峻青,原名孙俊卿。山东海阳县人。幼年贫困,曾当过徒工。抗战爆发,参加革命。主要作品有短篇集《黎明的河边》、《海燕》、《最后的报告》、《胶东纪事》;散文集《欧行书简》、《秋色赋》。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在朗读课文中自主正字音。 皎jiǎo洁:明亮洁白 (2)自由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总结段落大意。 第一段(1-3段):写海滨夏夜的美景。 第二段(4-7段):写“我”在夜色中的感受。 第三段(8-12段):写月下沙滩。 4、梳理文章结构并展开逐段分析。(引导学生带着以下的问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由教师带领学生明确答案。)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分析结构)? 按时间顺序,从不同侧面依次描写景物的变化。(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表明时间变化的词句,比较不同时间的景物描写,找出变化)表明时间变化的词句有:“夕阳落山不久”、“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暗下去”、“夜色加浓”、“月亮上来了”、“夜已经很深了”。 第一部分(1-3段): 这一部分按“夕阳落山”、“夜色加浓”的时间顺序推进,以苍穹和大海为背景,抓住海滨夏夜的景物特征,描绘了三幅图景: ①晚霞图。 先写出“橘红”的颜色,再以晚霞与大海相互辉映,化静为动,准确而又形象地描绘了晚霞的绚丽多彩。写晚霞是着意写反照在海浪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写出霞光的色彩特点;“闪烁”“滚动”“消失”表现霞光映在波浪上不停地晃动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